★★★★

五行五脏五色养生_白养肺_绿养肝_黑养肾_红养心_黄养脾知识体系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70号 上传提供 2025-03-27 0
导语

五脏养生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它通过平衡心、肝、脾、肺、肾的功能,促进气血顺畅,增强体质,有效预防疾病,是提升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的关键所在。大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及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等方法调理五脏。那么五脏怎么对应五行?下面为大家介绍五行五脏五色养生。

五行五脏五色五味对应表

五行 五脏 五色 五味 五情 五官 五体
肺脏 白色
肝脏 青色
肾脏 黑色
心脏 红色
脾脏 黄色
白色养肺
营养丰富的10种白色食物
01
山药
91.8
02
牛奶
90.0
03
雪梨
88.8
04
豆腐
87.3
05
银耳
86.0
06
杏仁
84.3
07
莲子
82.7
08
大米
81.2
09
冰糖
80.0
10
鱼肉
78.4
绿色养肝
营养丰富的10种绿色食物
01
猕猴桃
91.6
02
菠菜
90.2
03
牛油果
88.6
04
绿茶
87.3
05
黄瓜
85.7
06
西兰花
84.3
07
青椒
82.7
08
海带
81.2
09
绿豆
80.0
10
青枣
78.3
黑色养肾
红色养心
营养丰富的10种红色食物
01
金枪鱼
91.6
02
红豆
90.0
03
牛肉
88.7
04
猪血
87.1
05
红枣
85.8
06
胡萝卜
84.3
07
苹果
82.5
08
红薯
81.4
09
西红柿
79.7
10
藏红花
78.4
黄色养脾
营养丰富的10种黄色食物
01
小米
92.0
02
玉米
90.2
03
南瓜
88.7
04
香蕉
87.2
05
橘子
85.6
06
沙棘
84.3
07
蜂蜜
82.7
08
生姜
81.5
09
蛋黄
79.6
10
菊花
78.4
五脏四季养生
01
春养肝
  • 中医讲究“春属木,肝属木”,春气与肝气相通。春季阳气升发,万物萌发,人体肝气随之充盛,此时养肝能顺应自然规律,促进肝气舒畅条达,维持气血调和与情志舒畅。春季养肝既能调和气血、提升免疫力,又能预防肝病,为全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饮食调整
多吃辛甘发散食物,如芹菜、白萝卜、芥菜,少吃酸性食物(如柠檬、橘子)。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草莓),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制品)。
作息规律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情绪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暴怒、抑郁,可通过户外活动、运动舒缓情绪。
适度运动
进行春游、慢跑、打太极等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肝脏代谢,但避免剧烈运动耗伤阳气。【详细>>】
02
夏养心
  •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夏季属火,与心相应,此时阳气最旺盛,心脏功能尤为关键。养心即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体内阳气平衡,保护心气与心阳。夏季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会耗伤心气,且汗液与血液同源,过度出汗会导致血液浓缩,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吃了对心脏好的十大食物
01
莲子
91.7
02
红枣
90.3
03
猪心
89.0
04
三七
87.1
05
黑芝麻
85.8
06
红豆
84.0
07
樱桃
82.9
08
杏仁
81.3
09
西红柿
79.7
10
黄豆
78.1
饮食调整
清淡饮食,多吃茯苓、莲子、百合等养心安神食物,适当食用藕粉、银耳等养阴生津食物;适量吃苦味食物。
作息规律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午睡半小时至一小时,缓解疲劳,保持心神安宁。
情绪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暴怒、抑郁,可通过户外活动、运动舒缓情绪。
适度运动
选择打太极、练习瑜伽、游泳等运动,避免高温时段运动,以防中暑。
其他建议
注意避暑降温,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还有及时补水;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脏的不良刺激。【详细>>】
03
秋养肺
  • 秋天养肺是因为秋季气候干燥,易伤肺津,导致口干舌燥、干咳少痰等秋燥症状。通过养肺,可以润燥生津,增强肺部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以抵御秋季的干燥之气,保持身体健康。

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体内水分充足,有助于润肺去燥,预防因干燥引起的呼吸道不适。
适度运动
适合进行适度的户外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减少因干燥引起的呼吸道不适。
戒烟限酒
买购网编辑提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肺部造成损害,秋季养肺应戒烟限酒,减少对肺部的刺激和伤害。
注意保暖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早晚温差大,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适时增添衣物,避免寒气侵袭肺部。【详细>>】
04
冬养肾
  • 冬天养肾是因为冬季是阳气收藏、养藏的季节人体肾气具有收藏精气的功能,养肾可以顺应冬季的收藏之势,为人体蓄积更多能量。

食补温阳
多吃羊肉、核桃、黑豆等温性食物,补充肾气,增强身体御寒能力。
保暖护腰
适合进行适度的户外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充足睡眠
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肾气恢复与能量蓄积。
适量运动
选择如散步、慢跑、太极等温和运动,促进肾部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节制房事
冬季养肾需节制性生活,避免肾气过度消耗,保护肾脏健康。
热水泡脚
每晚用热水泡脚,可温补肾阳,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情绪调节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有助于肾脏功能的正常发挥。【详细>>】
05
四季养脾
  • 四季养脾至关重要,因为脾胃作为后天之本,不仅负责气血生成与营养输送,还与其他脏腑功能紧密相连,维持机体平衡,脾胃健康直接关系到人的容颜、体态与睡眠质量,所以maigoo编辑认为四季调养脾胃是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五行调和的关键

春季
春季养脾胃宜食清淡,多吃蔬果,避免油腻重口味,促进脾胃消化吸收。
夏季
夏季养脾胃需多喝水,适量食用清热解暑食物,如绿豆汤,同时避免冷饮过量伤脾。
秋季
秋季养脾胃应多吃温润食物,如南瓜、山药,以增强脾胃功能,抵御秋燥。
冬季
冬季养脾胃可适量进补,选择温热性食物,如羊肉、姜茶,以温暖脾胃,增强抵抗力。【详细>>】
情绪伤五脏
  • 喜伤心
    过度喜悦会导致心气耗散,使人心神不宁,容易引发心悸、失眠等心脏疾病。中医认为,喜乐过度伤及心阳,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 怒伤肝
    愤怒情绪会促使肝气郁结,气血逆乱,长期愤怒还可能导致肝病和高血压等问题。中医常说“怒则伤肝”,意指愤怒情绪会直接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
  • 忧悲伤肺
    长期的忧愁和悲伤情绪会耗伤肺气,导致气短乏力、咳嗽痰多等肺部问题。中医理论认为,忧悲伤肺,悲伤的情绪会影响人体的气机,不利于肺气的宣发肃降。
  • 思虑伤脾
    过度思虑会消耗脾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中医常说“思则伤脾”,意指思虑过度会损伤脾胃,长期忧思会引起身体紧张,导致胃酸分泌的增加,引起食欲改变,从而影响脾胃。
  • 惊恐伤肾
    突然的惊吓或长期的恐惧情绪会伤及肾脏,导致肾气不固,出现腰膝酸软、夜尿频繁等问题。恐惧情绪,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进而影响肾脏的血流和功能。
中医五脏排毒
是否需要排毒
  • 五脏确实需要排毒,因为五脏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解毒、排泄、免疫等,同时也容易积累各种毒素和废物。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中医理疗等方法,可以帮助五脏排出毒素,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如何排毒
  • 肝脏排毒
    发出“嘘”音,同时手抚肝脏位置,提肛呼气。按摩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针灸太冲穴、行间穴等穴位,可以疏通气血、调节经络,促进肝脏排毒。晚上11点~1点之间是肝脏的排毒时间,应确保此时处于熟睡状态,避免熬夜。
  • 心脏排毒
    选择平面实体墙,背墙而立,双脚一前一后,站直后含胸拔背双手自然弯曲置于身体两侧,配合身体前后摆动,深吸气然后往墙上后倒,触墙刹那让吸入的气被墙撞击而挤出,口不要紧闭,并发出轻微自然的“呵”音。按压少府穴,位于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
  • 脾脏排毒
    发出“呼”音,同时双手叠放在脾脏位置,提肛吸气后呼气。按摩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的凹陷中。餐后1小时后吃水果,帮助健脾、排毒。运动也可以帮助脾胃消化,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ma_igoo小编了解到,通过汗蒸的方式,可以促进身体排汗,从而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废物。汗蒸时,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 肺脏排毒
    通过出汗的方式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可以进行热水浴,浴前可在水中加一些生姜和薄荷精油,使汗液分泌得更畅快。按压合谷穴,位于手背上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使用生姜、艾叶、红花等材料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同时也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和毒素。
  • 肾脏排毒
    按揉涌泉穴,位于足底的前三分之一处(计算时不包括足趾)。早晨5~7点是肾脏最适合排毒的时间,身体经过一夜的修复,毒素都聚集在肾脏,所以早晨起来最好喝一杯白水,冲刷一下肾脏,将毒素排出体外。与肺脏排毒的泡脚方法相似,使用生姜、艾叶等材料泡脚,也可以帮助肾脏排毒。
  • *以上所有药物推荐/医治方法仅供参考,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如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遵医嘱服用/治疗,请勿轻信网上建议。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