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节气怎么养生 立夏_小满_芒种_夏至_小暑_大暑养生宝典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41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夏季节气怎么养生?夏天的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六个。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阳气外发,伏阴在内,酷暑蒸灼,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要注意养心。夏季养生“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下面,就来看看夏季节气养生宝典吧。

立夏养生
立夏饮食养生
立夏十大养生食物
01
鸭蛋
92.0
促进食欲滋阴养血 咸鸭蛋煮鸭蛋
02
苦瓜
90.0
清热祛火止渴消暑凉拌苦瓜苦瓜汁
03
莲子
88.6
补脾止泻养心安神冰糖莲子汤银耳莲子羹
04
葡萄
87.1
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鲜食/榨汁
05
绿豆
85.9
清热解毒利尿除湿 绿豆汤清炒豆芽
06
莴苣
84.5
润肠通便镇静安神炒莴苣凉拌莴苣
07
豌豆
83.0
清肠通便消食开胃豌豆肉沫水煮豌豆
08
章鱼
81.1
促进消化补中益气凉拌八爪鱼海鲜粥
09
大枣
79.9
益气生津养血安神蒸大枣姜枣茶
10
冬瓜
78.2
清热解暑护肾利尿冬瓜粥冬瓜汁
立夏饮食原则
清淡为主
立夏后,气温上升,人体易感到烦躁上火,食欲下降,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增酸减苦
根据中医理论,夏季应适当增加酸性食物的摄入,以达到补肾助肝、生津止汗的目的。减少苦味食物的摄入,过多食用苦味食物可能会伤及心气。
调养胃气
立夏时节,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应易于消化,避免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
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
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人体易受到湿热之邪的侵袭。吃一些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消暑解渴,还能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少吃生冷食物
贪食冷饮会影响到胃肠,会使口腔、胃黏膜的血管剧烈收缩,影响局部的血液供给和胃液的分泌,进而引起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饮食:
遵循“春夏养阳”,养心为重,多喝牛奶,多吃鸡肉、豆制品、瘦肉等;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饮食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食物为主。
运动:
立夏后阳气渐盛,宜选温和运动如晨间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避开正午高温,微汗即止,运动后及时补水,可喝绿豆汤或淡盐水。
起居:
“夜卧早起”,晚睡不超23点,早起适当午休(30分钟为宜),注意开窗通风,忌贪凉直吹空调。
穿衣:
选吸汗透气棉麻材质,宽松舒适,昼夜温差大备薄外套,护好颈背、腹部。
情绪:
夏属火易心烦气躁,需“静养心”,可听轻音乐、练书法、冥想,忌大喜大怒,适当吃清心食物。
防病:
湿热渐重,防腹泻、皮肤过敏,饮食清淡少油腻,忌隔夜生冷,外出防蚊虫,可佩中药香囊,易上火人群可饮菊花茶(脾胃虚寒者慎用)。【详细>>】
小满养生
小满吃什么好
小满十大养生食物
01
枇杷
92.0
味甘清甜/润肺止咳时令水果
02
薏仁
90.2
健脾渗湿/美白肌肤清热去湿
03
鲫鱼
88.7
健脾利湿/补血益气
04
苦瓜
87.0
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
清热解毒/滋肝补胃
06
鸭肉
84.2
消肿补水/滋补养胃
07
枸杞苗
83.0
清热除烦/滋阴明目美容美白
08
杨梅
81.2
生津止渴/健脾开胃滋补养颜
09
莴笋
79.7
脆嫩爽口/通筋健骨润肤美容
10
麦糕饼
78.4
补充蛋白/提供能量民俗风情
饮食
以养心清热、健脾祛湿、清淡爽口为原则,多吃新鲜蔬果、苦菜,适量补水,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防寒湿侵袭。
起居
小满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且早晚温差大,需随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顺应夏季阳消阴长规律,早起晚睡并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情志
气温升高易使人烦躁不安,应注意情绪调节,保持心情舒畅,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引发心脑血管病。
运动
忌剧烈运动,推荐早晚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也可选择下棋、书法、钓鱼等修身养性方式。
艾灸
注重健脾化湿,常选穴位有中脘、足三里、丰隆、解溪等;慢性肠胃炎患者及脾胃虚弱小儿,艾灸承山、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可改善肠胃功能。
防病
气温升高、湿气大增,易引发风湿、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应注重防热、防湿,避免熬夜,多吃苦瓜、喝绿豆汤、凉茶等,尤其要注意老年人心脑血管问题。【详细>>】
芒种养生
芒种吃什么好
芒种十大养生食物
01
泥鳅
91.7
细嫩松软/补脾益肾水中人参
02
薏米
90.2
健脾益胃/除湿祛毒
03
西洋参
88.9
补气滋阴/宁神益智
04
鲤鱼
87.3
鲜香肥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
05
桑葚
85.5
酸甜爽口/生津润肠/美白养颜民间圣果
06
鸭肉
84.2
滋补养胃/消肿补水/清热去火
07
芒种茶
82.8
清香浓郁/祛湿解毒
08
鸡蛋
81.1
营养丰富/安神补气
09
青梅
79.6
降脂消疲/美容养颜
10
君踏菜
78.2
滋阴润燥/养肤驻颜
防苦夏
芒种时节需防苦夏,宜食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清热解暑,同时搭配酸梅汤、绿豆汤等饮品生津止渴,避免贪凉伤脾胃。
祛暑湿
通过勤开窗通风、穿透气棉麻衣物、勤换洗衣物,配合食用薏米、赤小豆等健脾祛湿食材,预防暑湿侵袭。
健脾
以山药、莲子、薏米等食材煮粥或煲汤,搭配穴位按摩(如足三里、丰隆穴)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湿气排出。
养心
MAI GOO小编建议遵循“夜卧早起”规律,午间小憩养心安神,辅以百合、红枣等养心食物,保持情绪平和,避免心火过旺。
饮食宜忌
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冬瓜、黄瓜、鸭肉等;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厚味,防损伤脾胃阳气。
作息
顺应昼长夜短特点,晚睡(不超23点)早起,午间小憩15-30分钟,保证充足睡眠以恢复精力。
运动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避免正午暴晒,运动后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绿豆汤。
穴位按摩
按揉足三里、丰隆穴健脾祛湿,内关穴调和气血,涌泉穴滋肾阴降心火,缓解心烦失眠。【详细>>】
夏至养生
夏至饮食养生
夏至十大养生食物
01
夏季水果
91.8
清凉爽口 健脾开胃理气止痛
02
水煮蛋
90.2
解疲充饥强身健胃寓意团圆美好
03
豆子
88.5
清暑益气抗病消食
04
凉面
87.5
降火开胃挡暑充饥
05
鲜鱼
85.9
肉质鲜美爽口解暑补中益气
06
苦味食物
84.1
清热解毒清心明目美容养颜
07
粽子
82.8
消暑避伏滋阴补阳
08
馄饨
81.1
清热解暑解毒补钙寓意避病提神
09
凉汤
79.5
解毒促消生津开胃防暑驱寒
10
鸭肉
78.2
清热补血滋阴补虚解暑充饥
夏至养生重点
清热
夏至时节宜食用绿豆汤、苦瓜等解暑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绿豆汤以消暑防病。
养心
通过静心凝神、练习书法或冥想调节情绪,辅以莲子、百合等养心食物,避免恼怒忧郁以护心神。
健脾
多食山药、薏米等健脾食材,配合清淡易消化饮食,忌过食寒凉,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欲。
夏至养生三忌
食忌大热
夏至阳气鼎盛,忌食羊肉、辣椒等大热食物,以免助长内火,引发咽喉肿痛、便秘等上火症状,宜选择冬瓜、黄瓜等清热食材平衡阴阳
动忌大汗
运动应避开正午高温,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避免过度出汗耗气伤津,运动后及时补充淡盐水或酸梅汤防脱水。
卧忌贪凉
夜间睡眠忌空调直吹或睡地板,避免寒湿入侵引发关节疼痛、腹泻,Mai_goo编辑建议腹部盖薄毯、空调温度不低于26℃,护住颈背等易受寒部位。
饮食宜忌
夏至饮食宜清淡温热,多食苦味、绿叶菜及瓜类以祛暑清热,忌食生冷、油腻及辛辣食物,阳虚体质者可适当温补。
作息
夏至后宜晚睡早起(不超23时),午间小憩半小时至一小时,年老体弱者需保证7小时睡眠,避免夜间露宿或空调直吹。
情志调节
通过冥想、瑜伽、听轻音乐等方式静心养性,培养积极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缓解高温引发的烦躁不安。
运动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运动后及时补充淡盐开水或绿豆汤。
穴位保健
按摩内关穴、少府穴等养心安神,伏兔穴缓解心慌,天泉穴改善胸闷,通过穴位刺激调和气血,增强体质。【详细>>】
小暑养生
小暑养生吃什么
小暑十大养生食物
01
黄鳝
91.6
细腻鲜美滋补养颜小暑黄鳝赛人参
02
红豆
90.5
清热解暑健脾益胃养心佳品
03
莲藕
88.9
滋补养性清热生津有“小暑吃藕”习俗
04
莲子
87.1
清心败火微苦安神降压解暑养生静心
05
河蚌
85.8
肉质鲜美清热滋阴消渴防暑养颜美白
06
绿豆
84.4
清热防暑降温解毒
07
芒果
82.7
醇香细腻味美养颜农谚“小暑吃芒果”
08
苦瓜
81.0
提神解暑清热解火美容润肤
09
绿豆芽
79.5
滋补美肌清热解暑脆嫩甘甜
10
荔枝
78.1
浓郁清甜软滑多汁营养丰富提高抵抗力
小暑养生重点
养阳
除日常少贪凉、注重保养外,可借助中药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通过内服或外治扶助人体阳气。
养心
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最旺,劳动需遵循“宜静忌动、劳逸结合”,保持平心静气,作息上晚睡早起并中午小憩。
避暑
小暑后天气转为“闷热型”,需做好防暑防晒(涂防晒霜、打遮阳伞),饮食清淡,保证睡眠。
避湿
小暑后高温高湿,人体易受湿热侵袭,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因此既要清热祛暑,更要健脾化湿。
饮食宜忌
宜食莲子、薏苡仁、冬瓜等清热健脾祛湿之品,忌生冷油腻、辛辣厚味及过量甜食,以防助湿伤脾。
作息
早睡早起(不晚于23点),午间小憩30分钟至1小时,避免熬夜耗气伤阴,顺应昼长夜短规律。
少动多静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大汗伤津,静心养气防暑热。
穴位养生
常按揉足三里(健脾祛湿)、阴陵泉(利水消肿)、丰隆穴(化痰祛湿),每日10分钟,调和脾胃功能。【详细>>】
大暑养生
大暑节气吃什么
大暑十大养生食物
01
西瓜
91.9
除烦消暑甘甜解渴盛夏之王
02
绿豆汤
90.4
清热解暑降温解毒中国民间传统解暑佳品
03
喝暑羊
88.9
祛风驱寒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
04
仙草
87.3
消暑解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05
黄瓜
85.6
爽口清甜清热利水消肿解渴
06
苦瓜
84.0
提神解暑清热解火
07
莲子
82.6
清心败火微苦安神降压解暑
08
西红柿
81.1
酸甜爽口清热止渴美容养颜
09
绿茶
79.7
提神清心清香醒酒
10
蜂蜜
78.1
味道润甜细腻绵软止痒润喉
饮食宜忌
大暑期间宜多吃大豆、红豆等含钾丰富及消暑清热、化湿健脾的清淡食品,少吃脂肪厚腻及辛辣荤腥食物。
起居作息
在大暑时节,可晚睡早起,但尽量在23点前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每天午睡0.5-1小时。
适量运动
大暑“三伏天”炎热,宜少运动或选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项目,于清晨或傍晚在清凉处进行,避免大汗,运动后补水且忌冷饮防腹痛腹泻。
防暑降温防晒
大暑炎热易中暑,应避免长时间烈日劳作,老人及体弱者正午勿出门,汗后及时换衣防受凉感冒;室内保持通风,空调与室外温差不超过10℃,避免汗后直吹风扇或空调。
情绪调节
高温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应注意调养心神,保持心态平和。可以进行静坐、冥想等放松身心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三伏天晒背
可于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裸露背部晒15-30分钟(根据体质调整),以微微出汗为宜,但需避开正午暴晒并注意补充水分防中暑。【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