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节气怎么养生 立夏_小满_芒种_夏至_小暑_大暑养生宝典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41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夏季节气怎么养生?夏天的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六个。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阳气外发,伏阴在内,酷暑蒸灼,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要注意养心。夏季养生“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下面,就来看看夏季节气养生宝典吧。

立夏养生
立夏饮食养生
立夏饮食原则
清淡为主
立夏后,气温上升,人体易感到烦躁上火,食欲下降,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增酸减苦
根据中医理论,夏季应适当增加酸性食物的摄入,以达到补肾助肝、生津止汗的目的。减少苦味食物的摄入,过多食用苦味食物可能会伤及心气。
调养胃气
立夏时节,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应易于消化,避免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
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
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人体易受到湿热之邪的侵袭。吃一些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消暑解渴,还能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少吃生冷食物
贪食冷饮会影响到胃肠,会使口腔、胃黏膜的血管剧烈收缩,影响局部的血液供给和胃液的分泌,进而引起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饮食:
遵循“春夏养阳”,养心为重,多喝牛奶,多吃鸡肉、豆制品、瘦肉等;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饮食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食物为主。
运动:
立夏后阳气渐盛,宜选温和运动如晨间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避开正午高温,微汗即止,运动后及时补水,可喝绿豆汤或淡盐水。
起居:
“夜卧早起”,晚睡不超23点,早起适当午休(30分钟为宜),注意开窗通风,忌贪凉直吹空调。
穿衣:
选吸汗透气棉麻材质,宽松舒适,昼夜温差大备薄外套,护好颈背、腹部。
情绪:
夏属火易心烦气躁,需“静养心”,可听轻音乐、练书法、冥想,忌大喜大怒,适当吃清心食物。
防病:
湿热渐重,防腹泻、皮肤过敏,饮食清淡少油腻,忌隔夜生冷,外出防蚊虫,可佩中药香囊,易上火人群可饮菊花茶(脾胃虚寒者慎用)。【详细>>】
小满养生
小满吃什么好
饮食
以养心清热、健脾祛湿、清淡爽口为原则,多吃新鲜蔬果、苦菜,适量补水,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防寒湿侵袭。
起居
小满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且早晚温差大,需随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顺应夏季阳消阴长规律,早起晚睡并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情志
气温升高易使人烦躁不安,应注意情绪调节,保持心情舒畅,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引发心脑血管病。
运动
忌剧烈运动,推荐早晚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也可选择下棋、书法、钓鱼等修身养性方式。
艾灸
注重健脾化湿,常选穴位有中脘、足三里、丰隆、解溪等;慢性肠胃炎患者及脾胃虚弱小儿,艾灸承山、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可改善肠胃功能。
防病
气温升高、湿气大增,易引发风湿、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应注重防热、防湿,避免熬夜,多吃苦瓜、喝绿豆汤、凉茶等,尤其要注意老年人心脑血管问题。【详细>>】
芒种养生
芒种吃什么好
防苦夏
芒种时节需防苦夏,宜食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清热解暑,同时搭配酸梅汤、绿豆汤等饮品生津止渴,避免贪凉伤脾胃。
祛暑湿
通过勤开窗通风、穿透气棉麻衣物、勤换洗衣物,配合食用薏米、赤小豆等健脾祛湿食材,预防暑湿侵袭。
健脾
以山药、莲子、薏米等食材煮粥或煲汤,搭配穴位按摩(如足三里、丰隆穴)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湿气排出。
养心
MAI GOO小编建议遵循“夜卧早起”规律,午间小憩养心安神,辅以百合、红枣等养心食物,保持情绪平和,避免心火过旺。
饮食宜忌
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冬瓜、黄瓜、鸭肉等;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厚味,防损伤脾胃阳气。
作息
顺应昼长夜短特点,晚睡(不超23点)早起,午间小憩15-30分钟,保证充足睡眠以恢复精力。
运动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避免正午暴晒,运动后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绿豆汤。
穴位按摩
按揉足三里、丰隆穴健脾祛湿,内关穴调和气血,涌泉穴滋肾阴降心火,缓解心烦失眠。【详细>>】
夏至养生
夏至饮食养生
夏至养生重点
清热
夏至时节宜食用绿豆汤、苦瓜等解暑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绿豆汤以消暑防病。
养心
通过静心凝神、练习书法或冥想调节情绪,辅以莲子、百合等养心食物,避免恼怒忧郁以护心神。
健脾
多食山药、薏米等健脾食材,配合清淡易消化饮食,忌过食寒凉,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欲。
夏至养生三忌
食忌大热
夏至阳气鼎盛,忌食羊肉、辣椒等大热食物,以免助长内火,引发咽喉肿痛、便秘等上火症状,宜选择冬瓜、黄瓜等清热食材平衡阴阳
动忌大汗
运动应避开正午高温,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避免过度出汗耗气伤津,运动后及时补充淡盐水或酸梅汤防脱水。
卧忌贪凉
夜间睡眠忌空调直吹或睡地板,避免寒湿入侵引发关节疼痛、腹泻,Mai_goo编辑建议腹部盖薄毯、空调温度不低于26℃,护住颈背等易受寒部位。
饮食宜忌
夏至饮食宜清淡温热,多食苦味、绿叶菜及瓜类以祛暑清热,忌食生冷、油腻及辛辣食物,阳虚体质者可适当温补。
作息
夏至后宜晚睡早起(不超23时),午间小憩半小时至一小时,年老体弱者需保证7小时睡眠,避免夜间露宿或空调直吹。
情志调节
通过冥想、瑜伽、听轻音乐等方式静心养性,培养积极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缓解高温引发的烦躁不安。
运动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运动后及时补充淡盐开水或绿豆汤。
穴位保健
按摩内关穴、少府穴等养心安神,伏兔穴缓解心慌,天泉穴改善胸闷,通过穴位刺激调和气血,增强体质。【详细>>】
小暑养生
小暑养生吃什么
小暑养生重点
养阳
除日常少贪凉、注重保养外,可借助中药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通过内服或外治扶助人体阳气。
养心
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最旺,劳动需遵循“宜静忌动、劳逸结合”,保持平心静气,作息上晚睡早起并中午小憩。
避暑
小暑后天气转为“闷热型”,需做好防暑防晒(涂防晒霜、打遮阳伞),饮食清淡,保证睡眠。
避湿
小暑后高温高湿,人体易受湿热侵袭,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因此既要清热祛暑,更要健脾化湿。
饮食宜忌
宜食莲子、薏苡仁、冬瓜等清热健脾祛湿之品,忌生冷油腻、辛辣厚味及过量甜食,以防助湿伤脾。
作息
早睡早起(不晚于23点),午间小憩30分钟至1小时,避免熬夜耗气伤阴,顺应昼长夜短规律。
少动多静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大汗伤津,静心养气防暑热。
穴位养生
常按揉足三里(健脾祛湿)、阴陵泉(利水消肿)、丰隆穴(化痰祛湿),每日10分钟,调和脾胃功能。【详细>>】
大暑养生
大暑节气吃什么
饮食宜忌
大暑期间宜多吃大豆、红豆等含钾丰富及消暑清热、化湿健脾的清淡食品,少吃脂肪厚腻及辛辣荤腥食物。
起居作息
在大暑时节,可晚睡早起,但尽量在23点前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每天午睡0.5-1小时。
适量运动
大暑“三伏天”炎热,宜少运动或选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项目,于清晨或傍晚在清凉处进行,避免大汗,运动后补水且忌冷饮防腹痛腹泻。
防暑降温防晒
大暑炎热易中暑,应避免长时间烈日劳作,老人及体弱者正午勿出门,汗后及时换衣防受凉感冒;室内保持通风,空调与室外温差不超过10℃,避免汗后直吹风扇或空调。
情绪调节
高温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应注意调养心神,保持心态平和。可以进行静坐、冥想等放松身心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三伏天晒背
可于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裸露背部晒15-30分钟(根据体质调整),以微微出汗为宜,但需避开正午暴晒并注意补充水分防中暑。【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