抿尖
0 赞数:0 #面食#
抿尖,也称抿节、抿圪抖儿,是一种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的面食小吃,在山西、陕西均流行。抿尖一般用荞麦面、白薯面、玉米面或豆面等杂粮加少许白面混合而成,为增加黏性,过去用榆树皮晾干磨成面混杂在里面。抿尖儿的味道清淡可口,带有豆香味,又易于消化,所以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详细介绍 PROFILE +

抿尖是哪里特色

抿尖,又名“抿圪蚪”,是山西晋中、阳泉等地的特色面食,它口感独特,易于消化,是山西传统面食的代表之一。豆面抿尖于2022年6月12日由山西省商务厅联合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旅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主办的“品鉴山西美食晋享山西味道”餐饮品牌推广活动中,入选十大山西面食。

抿尖是什么意思

抿尖的“抿”是指它的制作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抿尖的制作过程,就是将一疙瘩面糊糊放在特制的抿床上,然后用手掌或者专门的抿尖铲子把面“抿”进锅里,煮熟。“尖”是指抿尖出锅时的形状,就像是一个个小蝌蚪一样,细细的,长长尖尖的,因此而得名。

抿尖和擦尖一样吗

擦尖、抿尖从制作过程来说比较类似,要用到专门的工具——擦板板。

烧锅煮水,擦子置于锅上,将面团在擦子上摩擦,面片随即从刀孔落入锅中。擦出的面片约2厘米至3厘米,形似蝌蚪,因此又叫擦圪蚪、抿圪蚪。同时由于擦子使用的刀片形状不同,擦出扁宽状面片儿的叫擦尖,圆形面片儿的叫抿尖。

擦尖、抿尖通常用白面混和着荞麦面、豆面等粗粮面制作,加上面片短小,不论是卤面、汤面或是炒食,都很容易消化。

抿尖面的制作方法

1、将粗粮面,小麦面,按比例混合。掺冷水。用抿推搅拌成糊状。

2、把抿尖床和抿锄用冷水冲过,放在开水锅的正中央,取馒头那么大一块儿面团放在抿尖床上,用手持抿锄用力推压面。做出抿的动作,抿出去后轻轻回手。

3、和面:白面和豌豆面比例是1:2,放入盆中搅拌均匀,慢慢加水,用和面铲搅拌和面至较稀的程度。

4、抿面:将抿床架在开水锅上,放上和好的面。用抿推用力推压,使面从抿盘孔眼中穿过落到锅中。

5、捞面:面煮熟后用笊篱捞出,根据个人口味浇卤子就好了。

抿尖儿纯豆面好吃吗

纯豆面的抿尖儿更加原汁原味,能够体现出豆面的独特风味和营养价值。在纯豆面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白面或玉米面,这样可以使面食更加爽滑筋道,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加均衡的营养。

山西人制作抿尖,通常不会只用白面,总会掺上一些杂粮面,豆面通常是大家的首选,而这豆面的选择大有讲究,制作抿尖选用的豆面,不是某一种豆子磨成的粉面,而是将黄豆、豌豆、绿豆、莜面等按着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磨成的豆粉,不但营养美味,而且低糖低脂,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于是,“豆面抿尖”也成了抿尖中的典型代表。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910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