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四大米市 近代中国四大米市是哪四个 个个都是鱼米之乡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401号 上传提供 0
历史上曾因大米集中在某处交易,而形成了“米市”,中国米市在清末民初时期商品经济不发达过程产生了“中国四大米市”。那么,中国四大米市分别在哪里?它们分别是安徽芜湖、江苏无锡、江西九江、湖南长沙,这四座米市,正是长江中下游的四个产粮大省的重要商埠,由于都地处江南,因此也被称为“江南四大米市”。如今,近代中国四大米市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依然发挥了重要的粮食交易作用,一起随买购网小编来看看吧。
近代中国四大米市
  • 无锡
    无锡,简称“锡”,古称梁溪,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是太湖流域和两浙漕粮集中地及江南著名粮食市场,也是著名的米稻集散地。清末民初与安徽芜湖、江西九江、湖南长沙合称中国四大米市,居四大米市之首。早在明、清漕运鼎盛时期,因无锡属于太湖南运河与长江水运的联结点上,便成了江南官粮漕运路线上的一个重要据点。乾隆年间,无锡粮食的吞吐量达到七八百万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粮食堆栈容量为东南各省之冠,粮食加工业成为全国5大碾米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无锡米市成交活跃,业务遍及全国各地。
  • 芜湖
    芜湖位置优越、商业鼎盛,是安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长江流域经济中心之一,历史上曾被誉为"皖之中坚"、"长江巨埠",也是中国近代四大米市之一。由于芜湖地理位置优越,沿岸人烟密集,集市贸易相当繁荣,300多年前,芜湖就有一条以“米市”命名的街道。1876年,芜湖通商口岸的开通,有利于芜湖米市的形成。晚清时期,李鸿章将粮食市场,由镇江七浩口移到芜湖,广东潮汕等米帮纷纷至芜湖投资开设大米商号,促进了芜湖米市的兴起。1898年-1904年,芜湖米市的稻米出口每年多达500余万石。改革开放后,芜湖仍然是中国米市之一,这里建有现代芜湖大米市场,年服务成交粮食达500万吨。
  • 长沙
    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之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与无锡、芜湖、九江米市并誉为中国四大米市。长沙米市在长沙商贸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其雏形可追溯到北宋晚期,当时的潭州已能制造载米万解的大船,往来湘江,运送大米。到清雍正初年,湘江上运米之船"千艘云集",直销汉口,再抵江浙,盛极一时。晚清时期,长沙粮行的兴旺,吸引了长沙附近的小米市如易俗河、靖港、白马寺、铁角嘴等地的谷米向省城汇集。长沙米市的兴旺,除了长沙特殊的地理、经济地位外,更主要是建立在湖南全省粮食生产相对发达的基础上的,那时粮食总产量在全国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广东和四川。改革开放后,长沙恢复米市,畅销全国各地。
  • 九江
    九江,简称“浔”,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这里七省通连、商贾集至,是长江黄金水道十大港口之一,亦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九江商品米的来源,一是本地米。九江及附近县为长江、鄱阳湖、修河形成的冲积平原和幕阜山脉的丘陵谷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历史上就是鱼米之乡,此为九江米市的主要来源。二是外省客米,主要是与九江市毗连的安徽、湖北两省沿江等地的稻米,这条传统的流通渠道一直延续至今。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推荐入榜/提交>>
更多相关榜单
中国城市主题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