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节气养生_饮食_旅游习俗_气候特点_农事农谚_古诗金句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29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寒露节气气候由凉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寒露养生要注意保暖,饮食应滋阴润肺、健脾和胃,多吃滋润的食物。此时秋高气爽,可以趁时观红叶、饮菊花酒、吃螃蟹等,钓鱼更是最佳。另外,寒露时节农忙要抓紧、注意天气变化。本期专题MAIGOO节气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寒露节气相关知识,感受露凝秋寒的时节。

寒露养生
寒露十大养生食物
01
芝麻
92.0
“寒露吃芝麻”民俗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
02
鹅肉
90.2
寒露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铁锅炖大鹅盐水鹅
03
寒露茶
88.6
寒露过后觅秋茶滋味醇厚茶香清新
04
螃蟹
87.3
“寒露发脚/霜降捉着”习俗清蒸螃蟹蟹肉煲
05
柿子
85.5
寒露柿子红了皮绵软稠密香甜可口
06
豆类
84.0
白露谷/寒露豆 黄豆白扁豆 红豆
07
花糕
82.8
寓意“步步高升”细花糕糙花糕金钱花糕
08
山楂
81.4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山楂糕山楂果茶
09
白萝卜
79.7
十月萝卜收/医生大撒手萝卜炖豆腐萝卜羊肉汤
10
鱼肉
78.3
寒露鱼欢欣/抓住别放松香煎带鱼红烧鲤鱼
寒露如何养生
  • 饮食宜忌
    寒露节气饮食以滋阴润肺、健脾和胃为主,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少食辛辣,宜吃各种时令水果,也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寒露饮食进补>>
  • 保暖防寒
    寒露后气温骤降,需注意足部、腰腹、颈部的保暖,睡前热水泡脚、睡觉盖好棉被。老年人及体弱者应适时添衣,避免“秋冻”过度寒露怎么穿衣服>>
  • 规律作息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Magioo小编提醒,寒露前后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适当运动
    秋天气候适宜,空气质量较佳,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出汗后受凉,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 心情愉悦
    深秋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常会勾起凄凉之感,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需保持良好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因势利导,培养乐观豁达之心。
  • 灸脐养秋
    寒露节气因脾胃寒凉造成腹泻,可以艾灸肚脐。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肚脐正上方1厘米左右,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
寒露养生禁忌
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
忌虚实不分:
不辨虚实寒热乱用补药,会适得其反,伤害身体。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补药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
忌凡补必肉:
肉类营养高,但不能久吃多吃,应各种食材均衡补益。
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
忌重“进”轻“出”:
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忌恒“补”不变:
药物和食物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应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
忌越贵越补:
“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
寒露节气健康问题预防
秋燥
寒露时节,天气干燥,容易导致口咽干燥、干咳、皮肤干燥瘙痒、阴虚便秘等干燥症状。早上喝淡盐水,晚上喝蜂蜜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增强免疫力。
风寒感冒
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大,容易引发风寒感冒,出现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症状。注意温差,适时增减衣物,防止寒气入侵。
呼吸道问题
如支气管炎、哮喘等,空气转冷后,呼吸道受到刺激,容易诱发或加重这些疾病。早晚外出佩戴口罩,避免冷风侵袭呼吸道,适当吃些润燥食物。
胃肠道问题
秋季胃肠道对寒冷刺激敏感,如果不注意保暖和饮食,容易引发或加重胃肠道症状。要注意胃部保暖,不吃寒凉食物,不喝冷茶水。
痛风/关节炎
风寒湿邪易诱发关节问题,寒性凝滞,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寒露节气后应注意腿部的保暖,不适合“秋冻”。
心脑血管问题
气温变化大,易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脑血管问题的风险,如脑血栓等。应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被。
寒露节气旅游
01
赏秋胜地
97.9
九寨沟/喀纳斯/龙脊梯田/红海滩等
02
赏枫胜地
96.3
照金香山/光雾山/重庆南湖多彩植物园等
03
梯田
94.5
金色稻田丰收田园图元阳哈尼梯田/紫鹊界梯田/龙胜龙脊梯田等
04
果林农场
93.1
樱桃沟/砀山县梨树王/沂源中华大果园等
05
胡杨林
92.0
额济纳胡杨林/大漠胡杨林/泽普金胡杨等
06
银杏景区
90.0
中华银杏生态旅游区/千年银杏谷/安陆古银杏等
07
千年银杏
88.6
天目山万年银杏古树/福泉古银杏树/长顺中华银杏王等
08
高山草甸
87.2
武功山草甸/大青山/祁连·卓尔山等
09
菊花观赏地
85.8
清明上河园/白马塘村白菊示范园/北京植物园等
10
最美的树
84.0
古银杏树/胡杨林/枫树等
寒露时间及农谚
寒露是几月几号

  •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7个节气,秋季的第5个节气,时间在公历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

    寒露时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南方地区气温持续下降,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农事农谚
10月成熟的十大农作物
01
水稻
91.9
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代表:五常大米/盘锦大米
02
玉米
90.1
主粮/玉米加工品/饲料代表:通辽黄玉米/肇州糯玉米
03
红薯
89.0
主食/蔬菜代表:康平地瓜/仙人红薯
04
花生
87.0
油用/食用代表:衙口花生/正阳花生
05
大豆
85.5
榨油/豆制品加工代表:九三大豆/克山大豆
06
高粱
84.1
制作面食/酿酒代表:仁怀糯高粱/上党高粱
07
黄瓜
82.6
清脆爽口/可生食可熟食代表:曲堤黄瓜/沂南黄瓜
08
大白菜
81.0
口感清甜/清爽敬可口代表:胶州大白菜/唐王大白菜
09
梨子
79.7
清甜适口/鲜嫩多汁代表:砀山酥梨/库尔勒香梨
10
柚子
78.1
口味酸甜/爽口多汁代表:梁平柚/真龙柚
  • 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
  • 白露斫高粱,寒露打完场。
  • 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
  • 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 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 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
寒露常见自然灾害
  • 寒露风
    寒露节气前后低温、相对冷害的风。导致华南地区晚稻抽穗、扬花,造成稻谷的空壳、瘪粒。
  • 寒露水
    古代农耕社会认为“寒露水有毒,腐物坏麦谷”“寒露水落地伤谷,饮之致疾”等。南方大部分地区注意晴天抢收,播种因地制宜减轻湿害。
  • 寒露霜
    “稻怕寒露一朝霜”,正常是霜降节气时出现“霜”,如寒露提前见霜,则证明寒气提前到来,而农作物并没有做好准备,对农事不利。
  • 高原雪害
    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时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寒露十大传统风俗
01
登高赏秋
85.8
望远抒怀源自重阳节习俗寄托“步步高升”“高寿”之愿
02
赏红叶
84.2
“霜叶红于二月花”降温催红漫山枫叶
03
赏菊花
82.8
可追溯到魏晋时期临近重阳节赏菊
04
吃芝麻
81.5
食疗排毒滋阴润燥
05
吃花糕
79.8
寓意“步步高升”有“糙花糕”“细花糕”“金钱花糕”等
06
饮菊花酒
78.5
祛灾祈福亲朋相聚
07
秋钓边
76.6
垂钓黄金期享垂钓之趣流行于江南地区
08
吃螃蟹
75.3
品时令鲜美食蟹黄金期
09
喝寒露茶
73.6
润肺防燥清热解毒
10
斗蛐蛐儿
72.1
秋兴娱乐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
寒露诗词金句
寒露节气十大古诗词
01
《水龙吟·咏雁》
91.7
宋·苏轼露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寥唳
唐·元稹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03
《池上》
88.6
唐·白居易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04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87.0
宋·王安石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05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86.0
唐·戴察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宋·柳永月露冷/梧叶飘黄
07
《败荷鹡鸰图》
82.9
明·唐寅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08
《溪斋》
81.3
唐·李建勋衰条寒露鹊/幽果落惊鱼
09
《宿三山别业》
79.7
明·姚汝循秋深寒露候/地僻水云乡
10
《宿兴德寺》
78.1
宋·李复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
寒露节气金句
寒夜有露水,友情暖此生。
节气将是寒露天,晨夕晚凉多添衣。
寒露无声湿桂花,堂前堂后是清欢。
今日寒露,草木萧疏梧落黄,天高昼暖夜来凉。
寒露至,微风凉,珍重此时,秋意浓,情更浓,心暖依然。
寒露微凉,菊黄蟹肥,是时候围炉煮茶,话桑麻,享人间烟火气。
寒露节气至,寒露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寒气渐生。
寒露节气至,寒露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寒气渐生。【更多>>】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