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艺(蒙古族皮艺)
0 赞数:0 #传统美术#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皮艺(蒙古族皮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皮艺(蒙古族皮艺)也称皮雕画,是一门传统的古老技艺,是呈现游牧文化的一个缩影。最初的皮艺主要是在动物皮革上,经过雕刻、烙烫、彩绘而成,以羊皮地图、简单的装饰画为常见。
  • 遗产项目编号: Ⅶ-139
  • 申报地区: 内蒙古
详细介绍 PROFILE +

相关项目

项目序号:1487

项目编号:Ⅶ-139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保护单位: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历史溯源

皮艺(蒙古族皮艺)的来源可追溯到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时期。皮艺(蒙古族皮艺)是独具民族特色艺术形式,在其发展历程中逐渐融入了各个时期匠人的传统技艺,经过发展和演变,皮艺(蒙古族皮艺)不仅保持了古朴韵味,也添加了许多的现代民族工艺技法。

方法技巧

皮艺(蒙古族皮艺)经过描绘、雕刻、着色、层染、烫色、抛光、定形,半浮雕凹凸压制等一系列工序,几十道工艺,纯手工制作完成。皮艺(蒙古族皮艺)的制作首先从造型的描绘开始,然后是技能性的雕刻,雕刻制作中要慢而精心,不能有丝毫差错,雕刻造型完成后便是染色,染色也是一件细心活,最后进行皮雕的组装配套,和镶嵌的宝玉石,使得皮雕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

艺术特色

皮艺(蒙古族皮艺)是内蒙古本土资源的应用,展示了高超的皮雕镶嵌技艺,表现出具有民族特色高雅的艺术形式。皮艺(蒙古族皮艺)是在一种手工鞣制皮革的基础上进行皮质雕镂,镶嵌,制作难度大。其表现形式有透雕,也有浮雕,图案有简有繁。

代表作品

皮艺(蒙古族皮艺)源于草原,题材一般都是大草原、蒙古马精髓的一些文化符号及牧民生活场景等。代表作品有《金龙赐福》《马头琴的传说》等。

传承保护

2016年,皮艺(蒙古族皮艺)传习基地和产业园成立。

2018年9月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及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2018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第二期培训班开班。

2021年9月18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皮艺(蒙古族皮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398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