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分类   知识分类      发布    
移动端
  • 买购网APP
  • 手机版Maigoo
   查排行
用买购APP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226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15830
导语 / INTRODUCTION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体育、游艺、杂技项目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名单,包括蹴鞠、赛龙舟、十八般武艺、马戏、幻术、太极拳、围棋、咏春拳、口技、八卦掌等。
国家级非遗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名单
序号 名称 所在地区 遗产项目编号
少林功夫 河南省 Ⅵ-7
八极拳 北京市等 Ⅵ-28
太极拳 河北省等 世界非遗,Ⅵ-11(国家级)
通背拳  北京市 Ⅵ-73
精武武术  上海市 Ⅵ-75
武当武术 湖北省 Ⅵ-8
滑竿(华蓥山滑竿抬ㄠ妹) 四川省 Ⅵ-100
赛马会 青海省等 Ⅵ-43
六合拳(福建六合门) 福建省 Ⅵ-88
临泉杂技 安徽省 Ⅵ-108
抢花炮(壮族抢花炮) 广西 Ⅵ-99
赛龙舟 广东省等 Ⅵ-65
梅山武术  湖南省 Ⅵ-80
峨眉武术 四川省 Ⅵ-23
布鲁  内蒙古 Ⅵ-71
象棋 北京市 Ⅵ-19
形意拳 河北省等 Ⅵ-26
布依族武术 贵州省 Ⅵ-95
青萍剑(贾氏青萍剑) 河北省 Ⅵ-92
马球(塔吉克族马球) 新疆 Ⅵ-37
抖空竹 北京市 Ⅵ-4
调吊 浙江省 Ⅵ-54
心意六合拳 河南省 Ⅵ-30
蔡李佛拳 广东省 Ⅵ-36
井冈山全堂狮灯  江西省 Ⅵ-78
维吾尔族达瓦孜 新疆 Ⅵ-5
十八般武艺 浙江省 Ⅵ-62
幻术 北京市等 Ⅵ-82
咏春拳 广东省等 Ⅵ-77
巫家拳 湖南省 Ⅵ-89
蹬技(重庆蹬技) 重庆市 Ⅵ-109
青城武术 四川省 Ⅵ-94
土族轮子秋 青海省 Ⅵ-45
佛汉拳 山东省等 Ⅵ-59
风火流星 山西省 Ⅵ-52
螳螂拳 山东省 Ⅵ-33
西凉掌(亳州晰扬掌) 安徽省 Ⅵ-87
掼牛 浙江省 Ⅵ-67
心意拳 上海市等 Ⅵ-29
建湖杂技 江苏省 Ⅵ-48
华佗五禽戏 安徽省 Ⅵ-63
马戏(埇桥马戏) 安徽省 Ⅵ-51
口技 北京市 Ⅵ-70
八卦掌 北京市等 Ⅵ-25
飞叉(永良飞叉) 天津市 Ⅵ-107
鹰爪翻子拳 河北省 Ⅵ-27
传统箭术 青海省等 Ⅵ-42
红拳 陕西省 Ⅵ-24
蒙古族象棋 内蒙古 Ⅵ-20
查拳 山东省 Ⅵ-32
非遗传统体育/游艺/杂技介绍(部分)
少林功夫,又称少林武术,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林功夫最突出的特点是“禅武合一”,即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因此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2006年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八极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拳法。该拳法的“八极”一词原为古地理概念,源于汉《淮南子·坠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如今的“八极”一词用于武术,取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地”。八极拳属于短打拳法,其动作普遍追求刚猛、朴实无华且发力迅猛的风格。在技击手法上讲求寸截寸拿、硬打硬开。真正具有一般所述挨、帮、挤、靠、崩、撼之特点。八极拳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手指尖,故暴发力极大、极富有技击之特色,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因此八极拳在中国传统武术界素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2008年6月7日,八极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太极拳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将“太极拳”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繁多,起源不一,流传于北京、天津一带的通背拳,相传为清末时河北省廊坊市霸州人祁信所创。祁家本以杆法见长,遇河南人马先生精于拳技,便以杆法换学拳技,后又遇赵先生擅刀法,遂刀杆互换,形成了祁门特有的“十二连杆”法、“八步十三刀”法、“一百零八单操手”法,祁家通背拳始成名于江湖。通背拳,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体育。 【 详细>>】
1910年,精武体育会在同盟会会员陈其美、农劲松、陈公哲等人的倡导下,邀霍元甲共同创办,是我国清末民初最早建立的民间体育社团。民国年间,精武体育会“以国术为根本,以武术为皈依”,云集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众多武林高手,倡导武林各派摒除门户之见,融各派于一炉,在我国近代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精武武术是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体育、游艺、杂技。 【 详细>>】
武当武术是一个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流派,因张三丰创建于武当山而得名。元末明初武当派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0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06月0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湖北省十堰市的赵剑英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 详细>>】
滑竿(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四川省广安市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在漫长农耕文化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滑竿作为出行代步工具运用广泛。尤其是华蓥山庙会盛行期,大家闺秀时兴乘滑竿上山烧香拜佛,人们便创造性提炼概括成了这个竞技活动。该活动由轿夫与幺妹(四川人方言,系对年轻漂亮姑娘的称呼)配合,以展示轿夫的力量、耐力、速度和幺妹风姿的特有的民俗文化形态并流传至今。 【 详细>>】
每年藏历六月举行的赛马会,是藏北草原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又称“草原盛会”,为期5-15天不等。其中,以那曲赛马会规模最大。节日期间,藏北各地的牧民,穿着色彩鲜艳的节日盛装,带着丰盛的食物,支起漂亮的帐篷,骑着骏马,从四面八方涌向赛场。2008年6月7日,赛马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六合拳(福建六合门),福建省传统武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详细>>】
临泉杂技诞生于西周,盛行于汉代,在明朝时期就有了影响深远的杂技班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几年,临泉杂技有了很大的发展,民间杂技艺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发展,纷纷到全国各地巡演。2005年,临泉杂技魔术马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临泉县又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杂技)之乡”,而今申报杂技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 详细>>】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非遗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民间文学项目
民间文学是民众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里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辞艺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民间文学得以传承,有很多民间文学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民间文学名单,包括传统刘三姐歌谣、吴歌、济公传说、西湖传说、观音传说、满族民间故事、盘古神话、谚语等。
湖南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那么,湖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整理了湖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湘绣、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湘剧、湖南花鼓戏、安化黑茶及制作技艺、湖南皮影戏、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湘昆、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省 ★★★
5.3w+ 86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有哪些非物质文化?据maigoo小编所知,上海现有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220项,其中包括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本文整理了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沪剧、锣鼓书、上海绒绣、顾绣、越剧、浦东说书、毛笔制作技艺等,还为大家盘点了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 ★★★
2.9w+ 22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民俗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俗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民俗名单,包括春节等传统节日、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壮族歌圩、秦淮灯会、回族服饰、蚕桑习俗等。
【中国非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曲艺名单,包括苏州评弹、山东大鼓、陕北说书、扬州清曲、凤阳花鼓、四川评书等。
天天签到赚金币
小金币 大用处如何获得金币>>
用买购APP查排行、
签到、互动更方便!
手机扫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