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生
0 赞数:0 #小吃#
剁生是西南地区的民族食俗,是以生肉为主料加工拌食而成的美食,具有鲜嫩的特点。剁生的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牛肉、猪肉、禽肉和鱼肉等,先切成片,后剁细,与切细的葱、蒜、芫荽、大芫荽、花椒、辣椒面、盐等作料拌拢、搅匀,再放入少量的柠檬水,调匀,然后将生猪皮刮洗干净,放在火炭上烤,待肉皮变成乳白色,带点透明度,即取出切成薄片和肉拌合,即可食用。
详细介绍 PROFILE +

剁生介绍

剁生,是彝、傣、白、布朗等少数民族保留至今的古代生食的遗俗露正宗的剁生,是将各种肉食剁碎,加上调料生吃,猪肉剁生、牛肉剁生、鱼肉剁生、黄鳝剁生、青蛙肉剁生等,凡是肉食都可以做剁生。

剁生起源

民间传说,很早以前,在一个叫勐新的地方有位颇为孝敬老人的猎人。这猎人年轻力壮,但无妻无子,身边仅有一个老掉牙的老母亲。他天天上山狩猎,弹无虚发,家里挂满了兽肉、雀肉。老母亲咬不动兽肉,嚼不烂雀肉,面对山珍只好饿着肚子,不得不用熟透易嚼的野果充饥。猎人心里十分难受,便琢磨怎样才能使母亲能吃上美味的荤菜。起初,他把烧熟的肉用石块敲烂,给母亲食用;后来猎人挑选了一块精瘦兽肉,将其剁成肉泥,并加入一些带有香气的野菜末,调拌成肉浆,端到老母亲面前。老人尝了尝,满口称赞,于是津津有味地吃起这种叫剁生的肉浆来。猎人高兴极了,天天把新鲜精瘦的兽肉剁成肉泥,供老母亲食用。

从那以后,在西双版纳,剁生便成了孝敬无牙老人的美食。剁生成为民间的家常菜以后,有高龄老人的家庭开始用鸡蛋壳煨炖剁生孝敬老人。这种剁生,傣语称为“紧刹旺”,其烹饪方法叫做“佛”,据说味道特别鲜美。在西双版纳,民间广泛流传着一句谚语:“并不夺窝,摩不夺佛。”这就是对鸡蛋壳煨剁生的极高赞誉。

剁生发展

据说最早剁生的原料是麂肉,后来逐渐发展为野生食草动物、飞禽及家畜、家禽的肉。目前,普通家庭主要用来做剁生的是上等的牛肉、猪肉、鸡肉和鲜鱼类等。傣家人把用牛肉和麂肉做的剁生叫“撒撇”。

民间原始的剁生纯粹是用生肉制作而成,后来人们逐步改变习俗,用熟肉来加工制作。剁生选料十分考究,工艺及其精细,调料非常丰富,味道十分甜美。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5779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