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鱼
0 赞数:0 #淡水鱼(食用)#
香鱼是是香鱼科、香鱼属鱼类,是一种溯河产卵的洞游性鱼类,每年秋季在江河中产卵,当年孵出的幼鱼入海越冬。香鱼体型娇小只生活在水质干净清澈的河流或湖泊中,野生香鱼有类似西瓜般的独特香气,不论刺身还是熟食都是美味,吃香鱼一般连同内脏一起,一定要将鱼肠一同送进嘴里,鱼肉脂肪的清香和内脏淡淡苦味,是香鱼的精髓。香鱼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EN)。
  • 中文学名: 香鱼
  • 拉丁学名: Plecoglossus altivelis
  • 别称: 香油鱼、瓜鱼、细鳞鱼、海胎鱼、仙胎鱼、秋生子、年鱼等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硬骨鱼纲
  • 亚纲: 辐鳍亚纲
  • 目: 胡瓜鱼目
  • 亚目: 鲑亚目
  • 科: 香鱼科
  • 属: 香鱼属
  • 种: 香鱼
详细介绍 PROFILE +

香鱼生长与分布

1、水域范围

分布于中国辽宁到台湾、广东、香港及广西北仑河等河流下游。朝鲜西侧到日本北海道东侧亦产。

2、国家地区

分布于中国(新疆、山东、江西、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江苏、香港、台湾)、日本、琉球群岛、韩国、朝鲜、越南。

香鱼形态及特征

成体香鱼一般体长1520厘米,大者30多厘米。体长形。中等侧扁;体长为尾部长3.9倍,为体高5.1倍,为头长42倍;体高为体宽1.5倍,背鳍始点体最高。头略尖小,亦侧扁;头长为吻长3.5倍,为眼径4.2倍,为眼间隔宽3.2倍,为口宽3.5倍,为尾柄长1.8倍。吻钝,不突出。眼侧位而稍高,后缘约位于头中央。眼间隔中央微凸。鼻孔每侧2个,互邻,距眼较距吻端略近。口大、底有大褶膜;口前位,略斜;后端略伸过眼后缘:前端似横截形。颌齿宽扁能活动。前颌骨钩状。上颌骨与下颌骨外缘皮上有短扁稀牙1行,牙能活动。前颌骨牙尖锥形,不能活动。下颌前端膨大,前端背面凹刻状。舌由口内下颌前端黏膜向后折叠而成。鳃孔大,侧位,下端达眼后缘下方。鳃盖膜分离,不连鳃峡。鳃膜条骨5-6。有假鳃。鳃耙外行细长,其长度约等于2/3瞳孔径;内行很细小。肛门邻臀鳍前缘。

鳞很小,横卵圆形,鳞心约位于中央。除头外体全蒙鳞。侧线完全,侧中位。

前背鳍始于体正中略前方;上缘斜直;第一分支鳍条最长,头长为其长1.2倍。后背鳍为脂鳍,位于臀鳍基后半部上方。臀鳍下缘凹形,前下角钝圆;头长为第1分支鳍条2倍。胸鳍尖刀状,很低;头长为第2鳍条1.5倍。腹鳍始于背鳍始点稍后方,头长为第2鳍条1.9倍。尾鳍深尖叉状。

鲜鱼背侧黑绿色,向下渐淡;两侧及腹面白色。各鳍淡黄色。

香鱼生活习性

香鱼是一种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每年秋季在江河中产卵,当年孵出的幼鱼入海越冬。冬天在平静的沿岸越冬。翌年春季,体长大约为46毫米的香鱼白海里上溯至河流饵料丰富地带育肥,此时全体透明。上溯时一天可达20千米以上的旅程,并能超越过相当大的障碍。上溯一般分三四批,而第一批个体最大。如上游无冷水,香鱼的上溯可接近发源地。香鱼进入育肥并产卵的江河必须是地势陡峻,水流湍急,深度不大,水流有声,水温在27℃以下,水质清亮透明度大,河床为石砾底质,附生藻类多,没有泥沙附着的通海河流。香鱼生长较快,香鱼生命周期短,1+龄性成熟产卵后即死亡。香鱼的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可用毛钩钓取。进入淡水后,以刮食岩石上的硅藻、篮藻等植物性为主,同时也摄食昆虫类和浮游动物,故渔民常以拟饵钩捕获。

香鱼繁殖方式

香鱼的产卵场多在江河的中、下游水流湍急有砾石的地方,卵粘性,附着于石砾上孵化。产卵季节于8月下旬至9月下旬。产卵以夜间为盛,每逢阴雨,水温下降,产卵鱼就增多。一尾长17厘米、重74.6克香鱼的怀卵约46900粒,一尾长15.5厘米、重36.3克的个体约怀卵19500粒。

香鱼价值及其他

香鱼为中小型经济鱼类,经济价值较高。其肉味鲜美,具特殊风味。[8]香鱼肉可以入药,补气活血,催乳。用于产妇乳汁缺少。香鱼肉与鲚鱼肉相似,但质厚,肉嫩,具有一种黄瓜清香气味。香鱼鳔是一个充满气体、前粗后细的带状囊,最前端有细管与食道相通。

香鱼保护现状

1、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0ver 3.1)——数据缺乏(DD)。[6]

香鱼琉球亚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1996ver 2.3)——濒危(EN)。[7]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类)——濒危(EN)。[3]

列入2000年农业部修订的《这个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Ⅱ级。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EN)。

2、濒危原因

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造成资源量急剧减少,尤其是在香鱼产卵育肥河段的上游大量森林被砍伐,土地被开垦,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香鱼的繁衍生存的环境;此外,几乎所有河流均拦河筑坝建水库,阻断了其涧游通道,改变了溪川的水文条件;工业污水大量排入溪川,水质污染严重,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更严重的是产地普遍存在大量杀灭幼、成香鱼的毒、炸等严重破坏资源的现象,加之电、密网和鸬鹚等不良渔法,致使香鱼遭受毁灭性破坏。

3、保护建议

应利用各级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保护环境及野生动物的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加强渔政管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深入开展香鱼的自然资源调查,进一步明确其溯河洄游线路及产卵场所。

在北仑河设定禁渔区、禁渔期加强管理。

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补充香鱼自然资源。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规划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充分考虑鱼类洄游线路的畅通。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5141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