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墩
0 赞数:0 #小吃#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油墩是江苏吴江著名的地方小吃,色泽金黄,形似三节腰的纸灯笼,质地外酥内软,味道极美,香醇爽口。油墩通常有豆沙馅、肉馅两种。在盛泽,黎里等吴江区的各个城镇都有制作。传说乾隆下江南时路过江苏吴江一带,到一个寺庙里住宿,寺庙方丈用糯米粉包上豆沙馅,揉成圆球放入油锅氽熟。乾隆见这道点心很像香案前的蒲墩,便赐名“油墩”。从此,“油墩”一名便四处流传开来。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油墩是江苏吴江著名的地方小吃,色泽金黄,形似三节腰的纸灯笼,质地外酥内软,味道极美,香醇爽口。

油墩通常有豆沙馅、肉馅两种。油墩通常有豆沙馅、肉馅两种。考究的在馅子中加入猪油、白糖、松子、桂花,这种油墩其香极浓,不仅软糯香甜,而且口齿留香,沁入心脾,神仙吃了也不肯放手。

来历传说

据说,有一次,乾隆皇帝路过吴江黎里继续南下前往浙江巡视,,龙舟行至一个水域非常宽阔的地方,,袅袅的雾气渐渐弥漫升腾,只见一座敌楼在前面的雾气中时隐时现,胜似仙境中的玉宇琼楼。

乾隆惊问:“这是什么地方?”黎里的随行官员告诉皇帝:“这里是唐家湖,湖中有个名叫盛墩的小岛。

这小岛上有一座高高的敌楼名吞海楼。”本来龙舟要到平望停船吃晚饭过夜,想不到迷了路饿了一夜。饥肠辘辘的一行人发现湖心岛上有一座寺庙,岂知这寺庙冷落多时了,方丈只得叫烧火和尚用糯米粉包进豆沙馅,揉成球,放入油锅氽制成点心,硬着头皮端了上去。

乾隆饥不择食,吃后大为赞赏,问侍臣:“此物何名?”侍臣不知,连忙问方丈,方丈只得实说了:“此糕点是第一次做,尚无名字。”乾隆见所食之物,圆溜溜,黄澄澄,扁塌塌,活象大殿中菩萨香案前的蒲墩,就笑笑说:“此物真像油氽的蒲墩,就叫油墩吧。”

制作方法

首先,将酵面、明矾、纯碱放入盆中,加清水3500克搅匀融化。

再加入面粉揉匀,洒清水250克,饧15分钟。

用手反复揉至光滑不粘手时,让其发酵,至面皮起大泡。

平锅置旺火上,倒入芝麻油(锅内油平面不超过油墩高度的一半),待油烧至七成熟时。

两手用竹筷挑制,即把左手执的筷子挑一点面,占上精盐和葱花,用右手竹筷刮平,顺着盆子边沿,两只竹筷卷进面内绞3圈,将面拉断。

右手将筷子抖动成直径约17厘米的圆面筒,将左手筷子上的面搭在右筷子上,作成似灯状的墩子,顺着锅边放入锅内煎炸。

依此法一个个地挑制下锅,炸到油墩浮起呈黄色时,翻面再炸,直煎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时,起锅即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29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