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丝弦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调、小鼓腔、罗罗腔、女儿腔等,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的一个地方戏曲声腔剧种。石家庄丝弦有传统剧目五百多出, 《空印盒》 、 《白罗衫》 、 《小二姐做梦》 、《赶女婿》 、 《金铃计》 、 《杨家将》 、 《花烛恨》 、 《生死牌》 、 《宗泽与岳飞》等是其代表性剧目。2006年5月20日,石家庄丝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详细介绍 PROFILE +

历史渊源

丝弦戏据传年代久远,但由于丝弦戏属于纯粹的农民戏,一直在民间生存,所以相关资料,尤其是官方资料匮乏,很难对丝弦戏形成的具体年代作出确切的界定,但从有限的相关资料和丝弦剧种特点的演变考察分析可以推断,丝弦戏的产生年代最迟不会晚于明朝末年。

丝弦作为河北省的地方大戏,在解放前曾流行于河北省的中南部地区和保定东部地区,而且还遍及到山西省晋中东部以及雁北地区,流行区域范围大致为:以石家庄为中心,东到沧州的献县、保定的高阳一带;西到山西的和顺、晋阳、平定一带;北起山西的浑源、繁峙、灵丘地区;南达邢台的沙河、广宗、平乡县境。

但由于种种原因,丝弦这一独具特色的古老剧种没能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而发展,而是不断萎缩,到解放初时,“五路”中已有东、西、南、北四路消失或是基本消失,只剩下以石家庄为中心的“中路”丝弦,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还有所发展。清末民初至1937年间,各地涌现出了许多丝弦班社,有的还与老调、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出现“三合班”,有的还出现过兼唱乱弹、京剧的“五腔班”。但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地的演出活动陷入低潮,为了生计,“正定红”刘魁显和“平山红”封广亭等艺人在整合丝弦演出资源的基础上创建了“玉顺班”,这是一个季节性的演出团体。为了扩大演出市场和影响,他们挤进了石家庄走入了城市,对戏班进行了改制,改原来的包银制为按股分红,变季节性演出为经常性演出,同时“玉顺班”易名为“隆顺和剧社”。虽然他们在城市的常年性演出,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但也仅限于石家庄地区一带,因此,河北省丝弦戏现在亦统称石家庄丝弦戏。

石家庄市在1947年解放后,丝弦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的复兴发展一直持续到“文革”前。

周总理曾经五次观看丝弦演出。但“文革”开始,传统戏禁演,持续了十几年的丝弦辉煌期终于被迫落下帷幕。

“文化大革命”首先是从文化艺术界开始的,因此文化艺术界必然是重灾区。被认为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占领了社会主义舞台的传统戏,从1966年的年初就被禁演了。丝弦也同样如此,从辉煌的鼎盛时期一下子跌入“停滞”的谷底。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同时也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文化艺术的又一个春天也来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1977年12月8日至12月29日,河北省召开了全省文艺会演大会。这次文艺会演,对戏曲的解放和恢复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拉开了石家庄丝弦戏恢复再兴的大幕,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丝弦大戏再一次唱响。

进入1990年代,尤其是199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之后,石家庄丝弦再次衰落入低谷,并且较长时期地在低谷中徘徊迷茫,专业剧团一度进入困境。

文化特征

唱腔

丝弦戏唱腔分“官调”、“越调”、两个系统。官调是由仁耍孩儿」发展而来;越调是由北力一“鼓词”唱腔发展而来。各包括起板、头板、二板、二板、赶板、拨子板、垛子板、哭板、甩板等9种板式,属板式变化体唱腔结构。此外,尚有【山坡羊】、【黄莺儿】、【黑莺儿】、【锁南枝】、【歌南子】、【桂枝香】、【青阳】、【倒推车】、【打枣竿】、等曲牌附于官、越两调作为插曲运用。官调唱腔,明快清新;越调唱腔,激越悠扬。官调唱腔活泼婉转,旋律优美,堪称丝弦“咏叹调”。越调唱腔以二板最为常用,也最受戏迷喜爱,多用于叙述剧情,是丝弦的“宣叙调”,大段唱腔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委婉,激越之处加以乐队大过门,粗犷豪放,激情澎湃。

不论生旦唱腔都用真声唱字,然后旋律向上作7度、8度或10度大跳,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级下行,行内讲“砸夯”“拉腔”,时而激越悠扬、慷慨奔放,时而有如怒涛旋转翻滚,时而又如瀑布急泻直下。全部音域是两个八度,下方八度用真音,上方八度用假音,唱词最后一字,以六至十二度向上大跳后,用假声下行级进甩腔,这种尾腔翻高的唱法,为石家庄丝弦所独有,达到其他剧种不能达到的高度。

念白

丝弦的又一特色体现在它独特的念自。丝弦戏作为地方剧种必须体现出她的地力一特色,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丝弦始终保持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乡土人演木乡木土的戏,乡间风俗,方言俚语,都是丝弦戏里包罗的“好作料”。

表演风格

从表演艺术来看,石家庄丝弦热烈火炽,粗犷豪放,刻画人物细腻,其中以花脸、老旦、花旦等行当表演更具特色,崇尚动作特技是其重要特点。

丝弦戏的表演继承了木偶戏的衣钵,后来变为真人登台演出,表演以身段动作、而部表情和手指动作等完成了角色形象的塑造及人物的刻划,期间不乏夸张手法,刻板和直线条木偶动作遗风的运用,其后是演员在舞台上的做戏,表演特戏(如以耍髯、耍帽翅、耍手帕、耍牙、耍鞭、耍碗等特技工夫见长,其中耍竹牙、耍碗、耍软翅是石家庄丝弦的独门工夫,可惜均己失传)和脸谱的利用,并有借用“社火”之形式,真刀真枪地在舞台上展不一番的。

伴奏乐器

早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 ),中路丝弦便与老调戏同台,使老调戏的剧目、音乐传入丝弦。丝弦戏的卞要伴奏乐器也由弦索(月琴)、二弦改为板胡、曲笛、笙。清末民初,出现了既唱丝弦又唱老调、河北梆子的二合班。打击乐器也由“京家伙”改用“苏家伙”。后又从昆曲、京剧吸收大量营养充实自己,“京家伙”、“苏家伙”并用。

艺术魅力

丝弦是石家庄最具特色的土产。在戏台上,锣拔咚锵,板胡吱溜,有伴奏的丝弦,红红绿绿的晃荡一些生旦净末,是一个地力一剧种,媲美保定老调;而在日常生活中,瓜棚柳伞下,田头水井边,手里忙着各色活计的人们,丝弦差似呼吸的节奏,填补着劳累叮喘的空当,伴随着汗珠的滴落,是清嗓喝咧的民间小调儿,像陕北的“信天游”,像陇中的“花儿”,像没有马头琴陆伴的学原长调。正因为如此,与纤细绮丽、柔婉伤骨的南曲不同,石家庄丝弦身上刻着农民粗犷豪迈、不事雕琢的印痕,散发着清新的泥土与庄稼混合出来的特有香味和学根民众的朴拙之风。丝弦又与同走豪放一路的秦腔路数有着区别,秦腔风格约略等于俞文豹《吹剑录》里所载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掉板高唱学士词。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石家庄丝弦是燕赵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在河北地方剧种中占有较高地位,有“昆高丝乱不分家”和“一昆二高三丝弦”之说。

丝弦是元曲遗存,以元代小令、明清俗曲为基础,吸收融合明代中后期流行于河北中南部的“弄傀儡”的表演和演唱特色演变而来。其曲牌体和板腔体混合的音乐体系,真声唱字、假声拖腔的独特演唱方法,以各地乡音为基础的唱念特色,及其特技表演,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丝弦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各剧种中占有较高的地位,有“一昆(曲)二高(腔)三丝弦”之说,在多个剧种同时演出时,只有昆曲、高腔和丝弦开锣(俗称“打通”)之后,其他剧种才‘能开锣演出。清中叶后,丝弦与昆曲、高腔、河北乱弹并称“神流”,其他地方剧种则称为“海流”。咸丰年间,流行于石家庄、正定一带的中路丝弦经常与老调同台演出,使老调的剧目、音乐传到丝弦。老调也受到丝弦的影响,丰富了剧目和音乐唱腔。

丝弦为曲牌体和板腔体混合声腔,音乐色彩十分丰富,真声唱字,假声拖腔的演唱方法独具风韵,唱念以各地乡音为基础,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有很强的适应性和亲和力。高超独特的特技表演,显示出其唱做并重的艺术追求。

传承人物

边树森,男,汉族,1940年12月生,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县人,现居住河北省石家庄市。2008年2月,边树森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石家庄市申报。

张鹤林,男,汉族,1944年12月生,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人,现居住河北省石家庄市。2008年2月,张鹤林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石家庄市申报。

安录昌,男,汉族,1937年10月生。2009年6月,安录昌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石家庄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05年,石家庄丝弦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家庄市文化局明确提出了将石家庄丝弦作为石家庄特色文化建设的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全力保护弘扬。石家庄市丝弦和市艺术研究所,深入开展了丝弦相关资料的普查、挖掘、整理工作,共整理传统剧本200多个,微机录入剧本50多个;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己完成了丝弦8台大戏的音像出版工作;市艺术研究所的《石家庄丝弦优秀剧作选》、《石家庄丝弦音乐简编》也在紧张编辑中。但是政府的重视力度还是不够,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剧团工作环境和演出条件,加大丝弦理沦研究,加强丝弦文化教育,建立保护丝弦的管理体制,给丝弦艺校招生提供提供优惠政策。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1957年11月18日,经周总理推荐和邀请,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首长演出。演出的剧目是《扯伞》,那天晚上来看戏的除周总理外,还有朱德、邓小平、陈云、李先念、贺龙、叶剑英、聂荣臻、乌兰夫、李济深、何香凝、周扬、钱俊瑞等国家领导人。

1958年2月14日,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治代表团访问朝鲜,石家庄市丝弦剧团随同赴朝慰问志愿军。剧团在朝鲜历时40余天,演出30余场。

1961年,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奔赴河南、江苏、山东,在安阳、新乡、郑州、洛阳、商丘、开封、徐州、济南、德州等城市作了长达四个月的巡回演出。

1981年9月初,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携新编传统戏《花烛恨》于“文革”后代表该团首次进京演出。北京电视台和北京电台多次转播,《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工人日报》《北京戏剧报》等各大报刊,相继刊登了李万春、蓝天野、任桂林、魏喜奎等人的评论文章,对该剧以及该剧的主演安录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86年5月,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第三次进京演出。此次进京,该剧团带了两出戏,一是现代戏《瘸腿书记上山》,二是新编传统戏《宗泽与岳飞》,演出时间约十天。其中5月19日他们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同志演出了现代戏《瘸腿书记上山》。

2007年11月25日—26日,为庆贺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建团60周年、纪念周恩来总理为石家庄市丝弦剧团题词五十周年、石家庄市丝弦剧团首次进京演出50周年,石家庄市丝弦剧团进京在全国政协礼堂专场演出。此次进京带去了两部戏,一部是丝弦传统经典剧目《空印盒》。

衍生作品

为提高石家庄丝弦戏这一古老剧种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认识了解和享受丝弦的魅力,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由王永春主演的《空印盒》拍成电影,在全国公映。电影艺术片《空印盒》将石家庄丝弦戏这一地方剧种推向了全国。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静好经验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非遗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戏剧项目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为了更好地保...
中国十大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著名传统戏剧剧种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传统戏剧约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
山西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单表 山西传统戏剧非遗有哪些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山西是戏曲艺术的摇篮,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省传统...
新疆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名录 新疆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有哪些
新疆地处亚洲腹地,是古代丝绸之路交通中心和东西方文化交流枢纽。戏剧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
福建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录 福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名单
福建,全国唯一名字冠福的省份。福文化,是充满幸福感的福建文化。千百年来,福建人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在祖国东南这片神奇的土...
河北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录 河北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河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独具特色的燕赵遗风、京畿神韵、太行风骨,充分彰显了河北...
浙江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有哪些 浙江传统戏剧非遗名录
浙江省是戏剧大省,是“南戏”的诞生地,也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复兴地,不仅有越剧、婺剧等众多剧种,还有马灯戏、茶灯戏等地方风情小戏。其中上榜国...
广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名录 广西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戏剧名单表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全区聚居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
湖北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单 湖北非遗传统戏剧有哪些
荆楚文化,以“剧”闻名,湖北现有22个地方剧种,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给荆楚文化增添了别样的风味。戏剧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
北京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项目有哪些 北京传统戏剧非遗名录
戏剧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非物质文化遗...
贵州非遗传统戏剧有哪些 贵州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名录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是西南交通枢纽。贵州作为多民族地区,非遗资源独特而丰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上榜...
海南传统戏剧非遗有哪些 海南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单公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等核心内容,记录着各地区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是优秀传...
辽宁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名录 辽宁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单表
辽宁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片土地上的广大人民,不但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积累了许许多多历史文化厚重、地域...
吉林传统戏剧林国家级非遗名录 吉林省非遗传统戏剧有哪些
多民族融合聚居的吉林大地上,孕育出了许多独特的文艺形式,它们出现的原因和地区各不相同。如今,它们或许不再承担着当时的职能和作用,但依然活跃在...
河南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名单 河南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录
传统戏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艺术的瑰宝。河南作为全国的戏剧大省有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9个,省级非物质...
内蒙古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单 内蒙古传统戏剧非遗有哪些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这里的人民淳朴热情。内蒙古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而厚重,它蕴含着草原各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
江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名录 江西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单
在戏曲发展的长河中,民间小戏占据了戏曲剧种总数的大半壁江山,产生于说唱和民间歌舞艺术两个类型的剧种不少于210个,其传承发展的研究是当今戏曲...
陕西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单公布 陕西传统戏剧非遗有哪些
陕西分陕北、陕南、关中三个地区,创造了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陕西是中国的戏剧大省,民乐强省,据1986年全国戏剧普查,全国共有戏曲剧种...
广东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戏剧名单表 广东传统戏剧非遗名录
传统戏剧是广东文化特色之一,既有家喻户晓的粤剧,也有具有特色的潮剧和陆丰皮影戏。传统戏剧是广东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人民以艺术的...
四川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单表 四川传统戏剧非遗有哪些
四川历史底蕴深厚,人文积淀丰厚,现有“民间文化艺术之乡”57个、“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64个。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美誉,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