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湖鸭
0 赞数:0 #鸭#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马踏湖鸭是蛋用型鸭品种,因原产于山东省桓台县马踏湖区而得名。马踏湖鸭是一个独特的水禽资源,其体型较小,轻巧灵活,眼大有神,颈细长,前胸较小,后躯丰满,觅食力强,尾脂腺较发达,羽毛防湿性强,适宜在河流、池塘、苇田及平原放牧,也可舍内饲养。马踏湖鸭具有开产早、产蛋多、蛋大、蛋壳青色、饲料转换率高等特点,所产鸭蛋品质好,色香味独具特色。
详细介绍 PROFILE +

马踏湖鸭地域产地

马踏湖鸭原产地为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心产区位于桓台县北部马踏湖湖区的起凤镇、荆家镇及其周边的田庄镇、马桥镇、唐山镇、索镇等乡镇,相邻的博兴、高青、临淄、邹平等县区均有分布。

马踏湖鸭外貌特征

1、成年公鸭

成年公鸭体重比母鸭轻,身体细长,喙黄绿色,喙豆黑色。头颈部羽毛翠绿色,具金属光泽,背、胸部羽毛棕褐色,腹部羽毛灰白色,尾羽黑色。尾羽中央有34根向上卷曲的雄性羽。胫、蹼橘红色,爪黑色。虹彩呈褐色,皮肤呈白色。

2、成年母鸭

成年母鸭体重比公鸭鸭重,身体匀称、紧凑,喙青灰色或土黄色,喙豆黑色。全身羽毛褐麻,少数个体黑麻。颈部羽毛无斑点,偶见白项圈,主翼羽黑白相间。胫、蹼橘黄色,爪黑色。颈细长,前胸较小,后躯丰满,体躯似船形。虹彩呈褐色,皮肤呈白色。

3、雏鸭

雏鸭全身羽色为黑色,少数个体颈部黄色。

马踏湖鸭生长环境

马踏湖鸭产区位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的结合地带,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略呈微波状,南部为缓岗,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湖洼。年平均气温12.5~14.5℃,最高气温26.5℃,多年降水量1270m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马踏湖鸭生产性能

1、体型

成年马踏湖鸭公鸭体重1500克、母鸭1600克,公、母鸭体斜长23厘米左右,胸宽9厘米,胫长5厘米,胫围4厘米,颈长22厘米。

2、繁殖性能

马踏湖鸭50%开产日龄为130140天,72周龄入舍母鸭产蛋数为280300个,平均蛋重为70克,公、母配比1∶(1015),受精率为90%95%,孵化率为85%。无就巢性。

马踏湖鸭鸭场与设施要求

1、场址要求

鸭场周围500米内无其它禽类养殖场、屠宰加工场;应远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居民聚集区500米以上;有利于动物卫生防疫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鸭舍附近有一定的水面,水深1米以上,水体清洁、无污染。鸭舍应有运动场,一端连接舍门,一端连接鸭滩(鸭上下水的地方)。鸭滩面积与运动场相似,其坡度呈2030度。

2、场内布局与设施要求

鸭场门口、鸭舍入口设置消毒池。鸭舍的门、窗等通风口或开口处及运动场、水池的四周应设防鸟、防虫和防鼠设施。饲养方式采用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宜选择刨花、木屑、稻壳或秸秆作垫料。

3、卫生防疫要求

进鸭前必须对鸭舍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彻底消毒,并对料槽、水槽消毒后用清水清洗,在日光下晒干备用。每周至少对鸭舍消毒2次,鸭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勤换垫料,保持舍内通风良好。

鸭场门口设消毒池或消毒间,进场人员及车辆应严格进行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外来人员不应随意进入生产区。特定情况下,严格消毒穿戴隔离衣后方可进入。饲养人员进入鸭舍前应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舍内和水陆运动场至少每周消毒1次。

重大动物疫病按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工作。推荐免疫程序:1日龄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814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以后每4个月免疫一次;2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609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和禽霍乱疫苗。

马踏湖鸭生产情况

目前,马踏湖鸭总饲养量达到165万只,其中马踏湖区常年存养量达30万只,主要分布在桓台县起凤、荆家及其周边的田庄、马桥、唐山、索镇等镇。养鸭专业合作社达到5家,每年外销售青年鸭130余万只,主要销往省内各地市及河北、河南、安徽、陕西、天津、北京、辽宁等省市,已初步形成我国北方最大的蛋鸭繁育基地。每年外调种蛋150余万枚、年产销“金丝鸭蛋”510余万公斤,销往全国各地,实现畜牧产值近亿元。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7588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