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瘫痪症的症状 睡眠瘫痪症怎么治疗

摘要:有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人曾经经历过睡眠瘫痪症,这种病简称为睡瘫症,是很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这种病经常发生在半睡半醒时,患者可以睁开眼睛,并听到周围的声音,但是身体却无法动弹,也不能发出声音,有时候会出现幻觉,感觉到恐慌。那么出现睡眠瘫痪症的原因是什么?睡眠瘫痪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睡眠瘫痪症是什么意思

“鬼压床”在医学上被称为睡眠瘫痪症,这种情况发生在人们进入熟睡开始作梦的快速动眼期,这时除了呼吸肌及眼肌外,其他骨骼肌都处于极低张力的状态,这是一种保护作用,可以避免我们随着梦境作出动作,而伤害到自己或是枕边人。而睡眠瘫痪症则是在快速动眼期中,因未知原因意识突然清醒,但肢体的肌肉仍停留在低张力状态,因而无法完成意识指挥的动作,好像身体被人压制,想动又动不了。

睡眠瘫痪症病因

1、睡眠不足或睡眠紊乱:比如长期熬夜、反复倒时差等不良的睡眠习惯可能会引起睡眠瘫痪症。

2、焦虑: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或患有焦虑症,也会增加发生睡眠瘫痪症的风险。

3、发作性睡病:一种慢性睡眠障碍。

4、饮酒和吸毒。

5、神经精神性疾病: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障碍、焦虑障碍、癫痫等疾病可能会导致睡眠瘫痪症。

6、遗传:睡眠瘫痪症人群的家庭成员也容易患此病,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有关。

睡眠瘫痪症症状

睡眠瘫痪症好发于刚开始入睡的阶段和即将觉醒的阶段。

发作时患者从睡眠中突然清醒,常感觉到自己意识已经清醒,但是身体却无法动弹,也发不出声音来,全身无力,睁眼困难,呈瘫痪状,可伴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和幻觉,症状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后通常可以自行缓解或随感觉刺激而消失,如被触碰、听到讲话声等。

睡眠瘫痪症怎么治疗

1、饮食治疗。睡眠瘫痪症的发生与巨大的生活压力有关,饮食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该病,降低发作频率。患者在睡觉之前可以吃一些催眠的食物,比如牛奶、莲子、核桃等。牛奶含有色氨酸,这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具有催眠的作用。喝牛奶可以增强饱胀感,这也有利于入眠。核桃是一种滋养品,对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每天吃一些核桃仁,能够改善神经功能,有利于睡眠。

2、运动调理。当出现睡眠瘫痪时,患者可以快速转动眼球,进行上下左右运动。接着,快速眨眼并收缩嘴边的肌肉,尝试移动舌头。当肌肉开始出现张力时,患者可以尝试移动颈部、手指、脚趾等,最后坐起来活动全身肌肉。

3、日常调理。睡眠瘫痪症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要改善该病,患者一定要保持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睡前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尽量不要熬夜,保证睡眠充足。平时尽量侧卧,不要仰卧,被子不宜太厚。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