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碗耳
0 赞数:0 #木耳#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小碗耳因个体形似小碗而得名,自然生长于椴、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人工培植以段木的和袋料的为主,子实体胶质,色泽黑褐,新鲜时软,干后成角质,有肉厚、口感柔嫩等特点。小碗耳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以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上一带所产的小碗耳品质最好,此外云贵两广的云岭和横断山区、秦岭巴山、伏牛山神农架大别山、武夷山等地也出产优质的小碗耳。
详细介绍 PROFILE +

小碗耳生长与分布

小碗耳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区位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上一带。其中又以长白山地区、吉林地区等为最大产地和小碗耳种植基地。长白山上东北部,以及老爷岭锅盔山脉的交汇地带。该地区林业资源丰富,气温和湿度条件最适宜小碗耳等多种真菌类名贵食用菌的生长。牡丹江东宁县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是国内最大品种最齐全的两个东北木耳批发大市场,长白山以及周边地区为最大野生小碗耳产地。

除此以外,云贵两广的云岭和横断山区也是重要的小碗耳产区。还有秦岭巴山、伏牛山神农架大别山、武夷山等地也出产优质的小碗耳。

小碗耳形态及特征

小碗耳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多数耳形状,直径1-5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质。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小碗,故名小碗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鸡肉鲜美,故亦名树鸡、木机(古南楚人谓鸡为机):重瓣的木耳在树上互相镶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称。

小碗耳生长环境

小碗耳生长于椴、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人工培植以段木的和袋料的为主。

小碗耳贮藏方法

1、贮藏特性

小碗耳贮藏适温为0℃,相对湿度95%以上为宜。因它是胶质食用菌,质地柔软,易发黏成僵块,需适时通风换气,以免霉烂。

2、贮运方法

小碗耳贮藏保鲜的难度较大,即使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下,也只能贮藏23周,故不宜久贮,只作周转运输性的短期保鲜运贮。需采用筐、箱或塑料袋包装。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364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