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丝盖伞
0 赞数:0 #蘑菇#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裂丝盖伞子实体小,生产初期近圆锥形到钟形或斗笠形,呈淡乳黄色至黄褐色,中部颜色深,菌柄圆柱形,上部白色有小颗粒,下部污白至浅褐色并有纤毛状鳞片,夏秋季常常成群或单独生长在林中或道旁树下地上。裂丝盖伞的主要毒素是光盖伞素,误食后,毒性潜伏期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大汗,流涎,瞳孔缩小,视力减弱,发冷发热,牙关紧闭或小便后尿道刺痛,四肢痉挛等症状,有的会出现精神错乱。
详细介绍 PROFILE +

裂丝盖伞的外形特点

裂丝盖伞菌肉白色。菌褶凹生近离生,淡乳白色或褐黄色,较密,不等长。

菌柄圆柱形,长2.5-6cm,粗0.5-1.5cm,上部白色有小颗粒,下部污白至浅褐色并有纤毛状鳞片,常常扭曲和纵裂,实心,基部稍膨大。

孢子印锈色。孢子锈色,光滑,椭圆形或近肾形。

褶侧囊体瓶状,顶端有结晶。

裂丝盖伞夏秋季成群或单独生长在林中或道旁树下地上,主要分布于吉林、河北、江苏、青海、云南、西藏、新疆、香港等地。

裂丝盖伞中毒后的症状

误食中毒后,潜伏期半小时至2小时,主要产生神经精神病状。

出现大汗,流涎,瞳孔缩小,视力减弱,发冷发热,牙关紧闭或小便后尿道刺痛,四肢痉挛,有的精神错乱,甚至有的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而死亡。

早期催吐,或用阿托品疗效较好。

实验表明,以每千克体重用干磨菇12.5g的提取液给小鼠腹腔内注射,小鼠100%死亡。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240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