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南星
0 赞数:0 #中药材#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中药材胆南星是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以色棕黑、气微腥、味苦者为佳。胆南星的特点是呈方块状或圆柱状,表面棕黄色、灰棕色或棕黑色,断面色较浅;质韧或硬,气微腥,味苦。中药材胆南星主要含黄酮类成分:夏佛托苷、异夏佛托苷、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半乳糖苷、芹菜素-6-C-半乳糖-8-C-阿拉伯糖苷、芹菜素-6, 8-二-C-吡喃葡萄糖苷、芹菜素-6, 8-二-C-半乳糖苷等;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胆南星有毒吗?有一定的毒性的,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 中文学名: 胆南星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天南星目
  • 科: 天南星科
  • 属: 天南星属
  • 种: 虎掌、大南星、一把伞南星、东北天南星
  • 分布区域: 全国大部分地区
  • 种类: 有毒(《本草再新》)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胆星,中药名。为制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拌制,或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而制成的加工品。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清火化痰,熄风定惊之功效。常用于中风,惊风,癫痫,头痛,眩晕,喘嗽。

生长与分布

虎掌

生于山谷、河岸、草地、草丛及竹林下。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等地。

大南星

生于灌丛、草地及林下。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西北和西藏以外)。

一把伞南星

生于荒地、草坡、灌丛及林下。分布于除东北、内蒙古和新疆以外的大部分省区。

东北天南星

生于海拔50-1200m的林下和沟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形态及特征

虎掌

又名掌叶半夏。多年生草本。1-2年生块茎近圆球形,三年以上块茎由于侧生2-5个乳头状小块茎而呈扁柿形,直径达6cm。叶自芽眼抽出,2-6丛生;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5-13,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中裂片比侧裂片长大,长15-18cm,宽约3cm。

花序梗2-4,亦自芽眼抽出,长15-30cm;佛焰苞为匙状披针形,向下渐变细,色质如叶,宿存;肉穗花序雌花序轴部分与佛焰苞贴生,长1-3cm,外侧着花;雄花序轴部分游离,长5-7mm;小花密集,黄色;附属器形如鼠尾,长达15cm。

浆果卵形,熟时绿白色,易脱落布地,当年发芽长出新株。花期5-7月,果期6-10月。

大南星

又名异叶天南星。多年生草本。块茎近圆球形,直径2-5cm。叶常单一;叶柄下部鞘状,下部具膜质鳞叶2-3;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11-19,线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中裂片比两侧短小。

花序柄从叶柄中部分出;佛焰苞管部长3-6cm,绿白色,喉部截形,外缘反卷,檐部卵状披针形,有时下弯呈盔状,淡绿色至淡黄色;肉穗花序轴与佛焰苞完全分离;肉穗花序两性或雄花序单性;两性花序下部雌花序长约2cm,花密,上部雄花序长约3cm,花疏;单性雄花序长3-5cm,粗3-5mm;附属器基部直径0.5-1cm,长达20cm,伸出佛焰苞喉部后呈“之”字形上升。

果序近圆锥形,浆果熟时红色,佛焰苞枯萎而效果序裸露。种子黄红色。花期4-5月,果期6-9月。

一把伞南星

又名天南星。多年生草本。块茎近圆球形,直径达6cm。鳞叶紫红色或绿白色,间有褐色斑块。叶单一;柄长达70cm,中部以下具叶鞘;叶片放射状分裂,裂片7-20,披针形或长圆形,长7-24cm,宽1-4cm,长渐尖或延长为线尾状。

花序柄自叶柄中部分出,短于叶柄;佛焰苞颜色多样,绿色间有白色条纹或淡紫色至深紫色中夹杂着绿色、白色条纹;喉部扩展,边缘外卷,檐部宽大,三角状卵形至长圆卵形,先端延伸为长达15cm的线尾;肉穗花序;雌花序轴在下部,中性花序轴位于中段,紧接雄花序轴,其上为长约5cm的棒状附属器。果序成熟时裸露,浆果红色。种子1-2,球形,淡褐色。

花期4-6月,果期8-9月。

东北天南星

又名天老星、长虫苞米、山苞米、虎掌。与天南星及一把伞南星的区别为:1叶;叶柄长17-30cm,下部1/3具鞘,紫色;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5,倒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中裂片具长约2cm的柄,长7-12cm,宽4-7cm,侧裂片具长约1cm共同的柄,全缘。

花序柄短于叶柄,佛焰苞绿色或紫色具白色条纹;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长约2cm,花疏;雌花序长约1cm;各附属器具短柄,棒状。浆果红色;种子4颗,红色。

肉穗花序轴常于果期增大,果落后紫红色。

价值及其他

入药部位

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拌制,或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而制成的加工品。

性味

味苦、微辛,性凉。

归经

归肝、胆、肺经。

功效

清火化痰,熄风定惊。

主治

用于中风,惊风,癫痫,头痛,眩晕,喘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相关配伍

治伤风瘟疫

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潮搐及蛊毒中暑。壮实小儿宜时与服之:天竺黄一两,雄黄(水飞)一钱,辰砂、麝香(各别研)半两,天南星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锉,炒干用)。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一二丸,大人三五丸。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小儿药证直诀》抱龙丸)

治小儿惊风

牛胆南星半两,朱砂、防风各二钱,麝一字。上药用腊月黄牛胆汁和南星末作饼子,挂当风处四十九日,和药末研细,浸牛胆皮汤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井花水调下。(《直指小儿方》胆星丸)

治小儿惊风涎盛

天南星二两(为末)。取腊日牛胆(黄牛者为良)一枚,以汁和之,却入胆内阴干,为细末。入研朱砂一钱、麝香少许。煎甘草水,和丸如鸡头子大。一岁半粒,热水下,不拘时,日进二服。(《普济方》牛黄丸)

治小儿惊风

南星(牛胆者)二钱,枳壳(麸炒)二钱,陈皮(去白)一钱,大黄二钱,牵牛头末二钱、共为末,皂角煮水为丸,灯心汤吞下。(《片玉心书》利痰丸)

治头风痛

天南星(牛胆内者)、白附子(炮)各一两,石膏三两(碎,研),犀角屑一分,甘草(炙)半两,丹砂(研)一两,龙脑(研)一分。上药除研外,捣罗为末,次入研者和匀,以生鸡苏茎叶捣取汁,和蜜炼熟为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食后、临卧茶清嚼下。(《圣济总录》天南星丸)

治伤寒头痛

天南星(末)二两,石膏(末)一两(水飞过)。上二味,填牛胆中,用薄荷包,更用荷叶外包,于风道中挂。以清明节候入龙脑少许,滴雪水为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嚼烂,薄荷汤送下。(《圣济总录》天南星丸)

炮制方法

取制天南星细粉,加入净胆汁(或胆膏粉及适量水)拌匀,蒸60min至透,取出放凉,制成小块,干燥。或取生天南星粉,加入净胆汁(或胆膏粉及适量水),搅拌均匀,放温暖处,发酵7-15天后,再连续或隔水炖9昼夜,每隔2h搅拌1次,除去腥臭气,至呈黑色浸膏状,口尝无麻味,取出,晾干。

再蒸软,趁热制成小块。每制天南星细粉100kg,用牛(或猪、羊)胆汁400kg(胆膏粉40kg)。天南星经胆汁制成后辛燥之性转为苦凉,毒性大减,功能以熄风定惊为主,可用于痰热惊风、癫痫、咳喘等。

药材性状

本品呈方块状或圆柱状,棕黄色、灰棕色或棕黑色。质硬。气微腥,味苦。

相关论述

1、《本草正》:“降痰因火动如神,治小儿急惊必用。总之实痰实火壅闭上焦而气喘烦躁、焦渴胀满者所当必用。”

2、《本草汇言》:“(治)小儿惊风惊痰,四肢抽搐,大人气虚内热,热郁生痰。”

3、《药性切用》:“专化风痰,以益肝胆。”

4、《本草再新》:“化痰消火,凉血生津。”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968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