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螺
0 赞数:0 #海螺#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猫眼螺是十大美味海螺之一,因其在爬行过程中顶着一个颜色酷似猫眼的口盖而得名。猫眼螺常分布热带印度太平洋,壳口呈黄色或绿黄色,整个壳表色彩丰富,常见壳体颜色搭配有深褐底色配黑色带状纹,螺肉可食,贝壳可雕刻艺术品。猫眼螺可以辣炒也可以清蒸,辣炒时加入调料和配料,炒至入味即可,清蒸时先将猫眼螺清洗干净,放入锅中蒸熟,然后蘸上油、姜和醋调成的料汁即可食用,肉质弹牙,味道鲜美。
  • 中文学名: 猫眼螺
  • 拉丁学名: Turbo petholatus L.
  • 别称: 猫眼蝾螺
  • 界: 动物界
  • 门: 软体动物门
  • 纲: 腹足纲
  • 目: 原始腹足目
  • 科: 蝾螺科
  • 属: 蝾螺属
详细介绍 PROFILE +

猫眼螺基本介绍

猫眼螺是常见的食用型螺类,因爬行时顶着一个颜色酷似猫眼的口盖而得名,学名猫眼蝾螺,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蝾螺科、蝾螺属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域,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猫眼螺生长与分布

猫眼螺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域,我国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海南岛、东沙群岛、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均有分布。

猫眼螺形态及特征

猫眼螺壳体厚重,有光泽,除少数有浅纹外整个壳体平滑,螺塔高,壳顶钝,缝合线浅,所有螺层凸圆,但体层在缝合线下附近略微凹陷,壳口圆,外唇的边缘锋利,口盖外层的中心呈蓝绿,壳表色彩丰富、花纹复杂,常见深褐色底配深黑色带状纹,夹杂白色斑点和条纹。

猫眼螺生活习性

猫眼螺是典型的浅海螺类,常栖息在潮间带至20米深以内的岩礁或珊瑚礁海底,在潮间带下区及基准面附近的岩石缝、珊瑚礁洞穴中也有分布,草食性,主要以海藻、海草等为食,卵生,雌雄异体、体内受精。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48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