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毛尖茶,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贵州三大名茶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的说法,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贵州最出名的特产茶叶。都匀毛尖茶选用当地的苔茶良种,其成品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
  • 农产品标志产品编号: AGI02056
  • 农产品标志证书持有者: 黔南州茶叶产业化发展管理办公室
  • 农产品标志登记年份: 2017年
  • 产地: 贵州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详细介绍 PROFILE +

地域产地

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福泉市、瓮安县、龙里县、惠水县、长顺县、独山县、三都县、荔波县、平塘县、罗甸县、都匀经济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品质特点

都匀毛尖茶又叫都匀细毛尖、白毛尖。都匀毛尖采用“清明”前后数天内刚长出的一叶或二叶未展开的叶片,要求叶片细小短薄,嫩绿匀齐。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 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成品都匀毛尖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芽头肥壮。

产地环境

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贵州省黔南州团山、哨脚、大槽一带,这里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峡谷溪流,林木苍郁,云雾笼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6°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属于贵州名优绿茶。

荣誉认证

民国四年(1915年),都匀毛尖茶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获优奖,后人誉为“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

1982年,都匀毛尖茶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都匀毛尖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1988年,都匀毛尖茶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3年,都匀毛尖茶获国际抗衰老食品博览会金奖。

2001年,都匀毛尖茶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2004年,都匀毛尖茶获中绿杯名优绿茶和蒙顶山杯国际名茶两项金奖。 

2005年,都匀毛尖茶获“中茶杯”优质奖、“贵州十大名茶”第一名、都匀市获“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放心茶中茶协推荐品牌”、都匀市获“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都匀市被国家列入“114个名茶示范基地县”、华铭杯全国名优绿茶金奖等殊荣。

2006年,都匀毛尖茶获“多彩贵州”两赛一会都匀赛区旅游商品优秀奖、“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贵州名创入围奖。

2007年,都匀毛尖茶获“贵州省名优绿茶奖”。都匀市获得“中国毛尖茶都”称号。 

2008年,都匀毛尖茶获“中绿杯全国名优绿茶金、银奖”、“中绿杯全国名优绿茶优质奖”。

2009年,都匀毛尖茶获上海豫园国际茶文化艺术节“中国鼎尖名茶奖”、上海第十六届国际茶文化节“金牛奖”、“恒天杯全国名优绿茶金奖”。

2010年11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都匀毛尖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0年7月27日,都匀毛尖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2022年,“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3年7月,都匀毛尖入选贵州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9月28日,《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公布,都匀毛尖品牌条件通过中华老字号复核。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48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