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玉露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自湖北恩施市,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圆润光滑,色泽翠绿,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恩施玉露茶是中国传统蒸青绿茶,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2014年“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详细介绍 PROFILE +

品质特点

恩施玉露茶是中国传统蒸青绿茶,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匀整,紧圆光滑,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匀明亮,色绿如玉。“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为其显著特点。日本自唐代从中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营养价值

恩施玉露含鲜叶中的含硒量在0.03—4.1毫克,成茶中硒的含量在0.08—0.12毫克,各种茶类中绝大多数硒含量在0.1毫克以下。以整株茶树而言:硒含量老叶>嫩叶,老枝>嫩枝,果壳>种子,叶片>枝干,地上部>地下部。恩施玉露含硒量适中,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析,干茶含硒3.47毫克/千克,茶汤含硒0.01—0.52毫克/千克,符合富硒茶0.3—5.0ppm的人类消费要求。

地域产地

恩施玉露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所辖舞阳坝街道、六角亭街道、小渡船街道、屯堡乡、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板桥镇、龙凤坝镇、白杨坪镇、太阳河乡、崔家坝镇、沙地乡、芭蕉侗族乡、盛家坝乡、白果乡、三岔镇、新塘乡、红土乡共计16个 乡镇(街道)1个风景区管理处207个行政村(居)。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4‘48″~ 109°58‘42″,北纬29°50‘33″~30°39‘30″。

产地环境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境内多属低山或二高山地区,土壤肥沃,植被丰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4℃,年无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525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2%,终年云雾缭绕,是出产名优茶之地,被农业部和湖北省政府确定为优势茶叶区域。

荣誉认证

2007年03月0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恩施玉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恩施玉露”被湖北省农业厅授予“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称号。 

2010至2012年,恩施玉露相继获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发展力品牌”、“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殊荣。

2014年,“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恩施玉露及图”获“中国驰名商标”,“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6年,“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7年,“恩施玉露”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2018年,经中国农产品品牌研究中心品牌价值评估组评定,“恩施玉露”品牌价值达到18.07亿元。

2019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恩施玉露”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2年2月,荣获2021年度“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决赛)金奖。

2022年10月,入选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880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