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菇包
0 赞数:0 #小吃#
暖菇包是福建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白里透绿的颜色特别吸引人。暖菇是一种初春时节生长在野外的野菜,泰宁民间每年在传统的“春社”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暖菇包,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这种习俗流传至今。做暖菇包很简单,糯米和大米洗净后磨成米浆,装入干净的布袋中沥干水分,再配上暖菇粉揉匀,填入炒熟的馅料,封口捏成饺子状或包子状,放到蒸笼蒸熟即成,油软滑润,清香扑鼻,诱人嘴馋。
详细介绍 PROFILE +

暖菇包基本介绍

暖菇,学名鼠曲草,又称佛耳草,春季时分在田野间生长,具有独特的野草香气,是做暖菇包的主要原料。福建将乐县、泰宁县民间每年在传统的“春社”这一天,农村家家户户大做暖菇包,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这天远近的亲朋好友都相互往来品尝,这种习俗流传至今。

暖菇包制作方法

暖菇包的制作因原料的不同,有包糍和包子之分。

1、包糍

包糍是用食米和揉碎的干暖菇粉做成糍团,在制作方法上也分两种,一种是将食米放在沸水中煮成六七成熟即捞出虑干米汤,和干暖菇粉一起倒入臼里舂打成团,另一种是将食米浸泡后磨成米浆,入热锅后,煮成糊团。

包糍陷料制作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干炒,多用鲜笋丝、腊肉、豆腐干、虾米、薤子,再配上辣椒粉煮熟。装包时,将糍团掇成一小块,再捏成厚薄适中的杯状,然后装入馅料,两边合拢捏紧,排入蒸笼蒸熟即可食。

2、包子

包子的制作则用六成的糯米与四成食米,渗合磨成米浆,装入布袋里压杆水分后再配上干暖菇粉,揉拌均匀,再将米团搓成一小块,做成锅状,填入馅料,封口后装入蒸笼蒸熟即为暖菇包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771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