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承气汤的出处
大承气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汪昂(清)·《汤头歌诀》: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
二、大承气汤的配方及用法
1、药物组成
大黄(酒洗)四两(12g),厚朴(去皮,炙)半斤(24g),枳实(炙)五枚(12g)。芒硝三合(9g)。
2、煎服方法
现代用法:水煎,先煮厚朴、枳实,大黄后下,芒硝溶服。
古代用法: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3、加减化裁
若兼气虚者,宜加人参补气,防泻下气脱;兼阴津不足者,加玄参、生地以滋阴润燥。
三、大承气汤有什么功效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禁用人群:体虚者、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无实热积滞者。
慎用情况:年老体弱、肠结核、慢性肠炎患者需调整剂量或配伍。
中病即止:本方药力峻猛,一般服用1-2剂即可见效,不可久服,避免损伤正气。
四、大承气汤和小承气汤有什么区别
1、方剂组成
大承气汤:大黄、厚朴、积实、芒硝;
小承气汤:大黄、厚朴、积实。
2、功效作用
大承气汤:泻热与通腑之力俱重,满、燥、实、坚全俱具者可选用,称为“峻下剂”;
小承气汤:去芒硝,且枳、朴用量亦减,攻下之力较轻,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称为“轻下剂”。
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如有身体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明确诊断,谨遵医嘱治疗,请勿轻信网上建议。申请删除>>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