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青龙汤的出处
大青龙汤记载见于《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该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
汪昂(清)·《汤头歌诀》: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二、大青龙汤的组成
1、药物组成
基础配方(汉代原方剂量):麻黄(去节)六两(18g/12g)、桂枝二两(6g)、炙甘草二两(6g)、杏仁(去皮尖)四十粒(6g)、石膏(如鸡子大,碎)18-20g、生姜三两(9g)、大枣十二枚(6-10g)。
现代简化剂量:麻黄6-12g、桂枝4.5-6g、杏仁6g、石膏15-30g、生姜9g、大枣10-12枚。
2、煎服方法
煎煮步骤:以水900ml(汉制九升),先煮麻黄至水量减少200ml(去上沫),加入其余药材,煎取300ml(汉制三升),去渣。
服用规范:每次温服100ml(汉制一升),每日1-3次
关键要求:服药后啜热粥助汗,取“微似汗”为度;汗出过多时用温粉(牡蛎粉等)扑身止汗。
3、加减化裁
里热明显者,增加石膏用量,配以天花粉。咽喉痛甚者加银花、连翘、牛蒡子;浮肿者者加茯苓、泽泻、苏叶;热甚者加大青叶、蝉蜕;气血虚甚者加黄芪、白术、生地、何首乌;淤甚者加当归、丹参;小儿夏季外感高热:咽红、扁桃体大加银花、蒲公英、牛蒡子;烦躁不安加钩藤、蝉蜕。
三、大青龙汤的功效
功效与作用:发汗解表,兼清郁热。
禁忌证:脉微弱、汗出恶风者(阳虚证)、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注意事项:一服汗出即停后服,避免过汗亡阳;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食物。
四、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有什么区别
1、组成成分
大青龙汤:包括麻黄、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石膏、杏仁。
小青龙汤:包含麻黄、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细辛、半夏、五味子。
2、主要功效
大青龙汤: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的作用。适合体质较壮、症状较重者。
小青龙汤:用于外感风寒里有水饮,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效果。多用于鼻塞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状。
3、适用症状
大青龙汤:发热重、微恶寒、无汗、烦躁口渴等。
小青龙汤: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薄等。
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如有身体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明确诊断,谨遵医嘱治疗,请勿轻信网上建议。申请删除>>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