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的组成及功效 如何正确煎服小青龙汤

摘要: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配方内共有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等八味药材,先煮麻黄去沫,后入余药,水煎分三次温服,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那么什么人不能喝小青龙汤?小编了解到,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一般人群也需严格辨证使用,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

一、小青龙汤的出处

小青龙汤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中医治疗外寒内饮证的经典方剂。其原文记载见于《伤寒论》第40条与第41条,主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所致的咳喘、痰稀等症状。

汪昂(清)·《汤头歌诀》: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二、小青龙汤的组成

1、标准配方

原方剂量: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

现代换算:麻黄(去节)9g、桂枝9g、芍药9g、细辛3-6g、干姜6-9g、炙甘草6g、五味子6g、半夏(洗)9g。

2、加减化裁

若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三、小青龙汤的功效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禁忌人群:干咳没有痰且舌苔少的人禁用;容易出汗的人禁用;肺部干燥、阴液不足导致咳嗽气喘的人禁用。

注意事项:当药汤出现变色、变形等性状改变时,禁止继续服用。

四、如何正确煎服小青龙汤

1、煎煮方法

采用水煎后温服的方式。先单独煮沸麻黄,去除表面浮沫,再加入其余七味药材一同煎煮。煎好后滤去药渣,待药液温度适宜后服用。

2、服用建议

常规用药时间为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即吃完饭后等待30-60分钟再服药。未标注特殊用法时均应遵照此时间规律服用。

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如有身体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明确诊断,谨遵医嘱治疗,请勿轻信网上建议。‌申请删除>> 纠错>>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