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谷雨节气喝什么汤好
1、薏米冬瓜鸭肉汤
材料:薏米30克,芡实20克,陈皮6克,鸭肉、连皮冬瓜各250克,生姜、精盐、胡椒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将薏米、芡实、陈皮加适量清水浸半小时备用。将鸭肉去皮去脂肪洗净,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切成块状,与生姜一起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略炒,然后加入薏米、芡实、陈皮、精盐、胡椒粉,加适量水煮汤,煮约45分钟后加入连皮冬瓜再煮15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理气化痰,适宜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肾病、水肿、肝硬化腹水等表现为湿热症候的人群。
2、芡实玉米排骨汤
材料:芡实50克,薏米50克,陈皮10克,生姜3片,猪排骨500克。
做法:薏米用锅炒至微黄,芡实、陈皮、猪排骨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醒胃。对脾虚湿困、身重困倦、胃纳欠佳者尤宜。
3、土茯苓扁豆脊骨汤
材料:鲜土茯苓400克,扁豆60克,生姜3片,猪脊骨500克。
做法:扁豆用锅炒至微黄,土茯苓刮皮洗净,猪脊骨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解毒。对脾虚湿盛皮肤湿毒疮痒者尤宜。
4、鲫鱼豆腐汤
材料:鲫鱼1条(约500克)、豆腐200克、姜片3片、葱段2段、盐、料酒、食用油适量。
做法:鲫鱼处理干净,在鱼身上划几刀,用盐和料酒腌制15分钟;豆腐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水捞出。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鲫鱼,开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加入姜片和葱段,翻炒出香味,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5-20分钟,煮至汤汁呈奶白色。加入豆腐,继续煮5-8分钟,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鲫鱼健脾利湿、和中开胃;豆腐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此汤具有健脾祛湿、补充蛋白质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的人群食用。
二、谷雨节气养生汤注意事项
1、顺应时节:谷雨湿气重,宜选健脾祛湿的食材,如薏米、赤小豆、茯苓、山药等,帮助身体排湿。
2、清淡为主:避免油腻、高盐汤品,多用蔬菜、鱼类、鸭肉等清淡食材,减轻脾胃负担。
3、护肝养胃:春季肝气旺盛,可加入枸杞、陈皮、玫瑰花等疏肝理气的食材,同时搭配山药、莲子养护脾胃。
4、防寒保暖:谷雨时节温差大,汤品宜温热饮用,避免生冷寒凉食材,如苦瓜、绿豆等。
5、增强免疫:可适量加入黄芪、红枣等补气食材,提升抵抗力,预防春夏之交的感冒。
6、控制食量:不宜过量喝汤,以免影响消化,建议餐前少量饮用,帮助开胃。
7、因人制宜:湿热体质者可多喝冬瓜薏米汤,气虚者可加党参、白术,个性化调理更有效。
三、谷雨时节的饮食原则
1、健脾祛湿
谷雨之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湿邪易侵犯人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因此,饮食上应注重健脾祛湿,多选择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食材,如薏米、芡实、白扁豆、山药、冬瓜、鲫鱼等。这些食材可以帮助脾胃运化水湿,减轻身体的沉重感,预防因湿气过重引发的身体不适,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
2、养肝明目
春季对应人体的肝脏,谷雨仍处于养肝的重要时期。肝开窍于目,养肝的同时也要注重明目。可多食用一些养肝血、清肝热的食物,如菠菜、猪肝、枸杞、菊花等。此外,绿色入肝,多吃绿色蔬菜,如西兰花、芹菜、茼蒿等,有助于肝气的疏泄和肝脏的养护。
3、增酸减甘
据中医五行理论,春季属木,肝也属木,而脾属土,木克土。若此时过多食用甘味食物,易使脾气过旺,对肝脏造成伤害。因此,谷雨时节应适当增加酸味食物,如山楂、柠檬、乌梅等,以收敛肝气;减少甘味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滋补而影响肝脏功能。
4、少吃生冷
虽然气温逐渐升高,但谷雨时节天气仍不稳定,早晚温差较大。此时若食用过多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易导致脾胃虚寒,影响消化功能。因此,应尽量避免食用冰淇淋、冷饮、生鱼片等生冷食物,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