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乌梅
0 赞数:0 #乌梅#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上杭乌梅俗称“杭梅”,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是将未成熟果实青梅或成熟的果实黄梅经烟火熏制而成,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特产。上杭乌梅的特点是颜色呈棕或乌黑色,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据了解,上杭乌梅味酸性温,具收敛生津,安蛔驱虫功能。2020年1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上杭乌梅”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分类: 乌梅
  • 农产品标志产品编号: AGI03163
  • 农产品标志证书持有者: 上杭县园艺产业协会
  • 农产品标志登记年份: 2020年
  • 口味/口感: 具独特的烟香味,酸味浓烈
  • 产地: 福建省 龙岩市 上杭县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上杭乌梅,俗称“杭梅”,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上杭乌梅是成熟的果实黄梅,经烟火熏制而成的。上杭乌梅颜色呈棕或乌黑色。上杭乌梅中又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上杭乌梅味酸性温,具收敛生津,安蛔驱虫功能,可治久咳,久泻,便血,反胃,虚热烦渴,蛔厥腹痛等。

2020年1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上杭乌梅”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品质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

上杭乌梅成品果皮完整,外观乌黑有光泽,个大肉厚、柔韧有弹性,具独特的烟香味,酸味浓烈。

内在品质特征

上杭乌梅枸橼酸含量≥25.0%,磷含量1.8~2.1克/千克,蛋白质含量≥6.0%,总酸含量25~40克/100克。

内在功效

上杭乌梅味酸性温,具收敛生津,安蛔驱虫功能,有治久咳,久泻,便血,反胃,虚热烦渴,蛔厥腹痛等功效。

乌梅口感极酸,但作为碱性食品,可以调整体液的酸碱性。

梅子中的梅酸还可软化血管,推迟血管硬化,具有防老抗衰作用。

生长环境

土壤地貌

上杭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和玳瑁山脉之间的盆地,境内八山一水一分田,群山重迭,丘陵起伏,沟谷纵横,森林茂密。

杭梅产区土壤以红壤和紫色土为主,土层深厚,pH值接近中性,富含钙、磷等元素,土质肥沃,土壤是杭梅品质优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上杭乌梅的品质优于其他产地。

气候条件

上杭乌梅的产地属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春早秋迟,年平均气温20.1℃,年均相对湿度77.0%,水源充足、清洁无污染。

生产情况

2020年,上杭乌梅年生产规模2000公顷,产量3000吨。

荣誉认证

2012年,上杭县成功申请到“上杭乌梅”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20年1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上杭乌梅”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历史起源

上杭梅子种植历史悠久,据《上杭县志》记载,邑中梅树,各乡皆有,惟附郭为盛,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和加工历史,所产杭梅在明代就已经成为宫廷御用极品。

上杭梅制品颇多,且味皆佳。据《上杭县志》记载:《齐名要术》有作白梅、乌梅法梅浸以盐,晒干后锥碎之,贮以瓮曰白梅。

以采其实去核留肉,或并核 捣烂拌以黄糖,曰梅酱。以将子以火焙之使干成黑色,曰乌梅、亦曰福梅,运售潮汕颇多其中乌梅最负盛名,以其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而为人称赞。

明代时,上杭产乌梅即为贡品。

改革开放后,产品畅销日本、美国、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上杭产乌梅被省医药系统列为特级品。

上杭县委、县府多次把杭梅列为上杭县农业产业和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发展,2001年开始建立杭梅综合标准体系,推行标准化栽培。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941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