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香港歌坛天王巨星 香港十大最受欢迎男歌手 十大香港乐坛天王级歌手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773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曾经的香港娱乐圈是巨星闪耀,尤其在80、90年代掀起了一阵狂潮,风光无限。那时候不仅是香港影视行业的黄金时代,也是香港歌坛的辉煌时代,无数歌坛天王天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更不乏有许多殿堂级歌手们同台争辉,造就了粤语歌坛的空前繁荣。下面为您介绍十大香港歌坛天王巨星,告诉你香港十大最受欢迎男歌手。
香港十大天王歌手
  • 01
    谭咏麟
    97.8
    港乐三王一后魁首港乐最具垄断性天王巨星
    02
    张国荣
    96.1
    和谭咏麟齐名的天王港乐第一位全能偶像
    03
    张学友
    94.8
    四大天王中唯一一个金针奖持有者
    04
    刘德华
    93.4
    6次荣获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
    05
    黎明
    91.5
    1996年连续3年获得劲歌金曲金奖
    06
    郭富城
    90.1
    四大天王的舞王担当东方舞台神话
    07
    李克勤
    89.0
    90年代港乐第五天王歌坛劳模与常青树
    08
    古巨基
    87.4
    后天王时代的扛旗者4届劲歌金曲歌王
    09
    陈奕迅
    86.0
    香港歌坛末代天王香港第三代歌神
    10
    谢霆锋
    84.5
    出道即巅峰的爆红人气小天王

香港乐坛十大天王排行榜,MAIGOO名人小编主要依据歌手活跃的阶段、取得的荣誉成就、知名度、影响力、网友评价、网络关注指数以及与榜单主题的契合度等情况,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娱乐,欢迎在末尾交流探讨。

十大香港歌坛天王巨星
01
港乐三王一后魁首港乐最具垄断性天王巨星
谭咏麟被公认为港乐的集大成者,其音乐风格像是香港流行乐坛的流动博物馆,对粤语歌坛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将港乐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堪称乐坛传奇。1984年起连续4次荣获最受欢迎男歌星奖后宣布退出颁奖典礼。1988年以温拿乐队成员身份获得金针奖,1990年获得劲歌金曲荣誉大奖,1996年以个人身份...再次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2007年获得CASH音乐成就大奖。2014年成为首个十大中文金曲名人堂歌手。其艺龄从20世纪60年代横跨至21世纪,截至2022年,他发行的专辑超过130张,创作的词曲超过100首。 【展开全部】 【 详细>>】
02
和谭咏麟齐名的天王港乐第一位全能偶像
张国荣是香港歌坛第一位全方位男歌手,是与舞台完美结合的典范歌手,影视歌全能亚洲巨星,不仅是中国流行文化的指标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粤语流行音乐的指标性人物之一。1987年成为首位打入韩国音乐市场的粤语歌手,并打破华语唱片在韩国的销量纪录 。1988年起连续2次荣获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后宣布退出颁奖典...礼。1995年/1996年2次荣获劲歌金曲荣誉大奖,1999年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 【展开全部】 【 详细>>】
03
四大天王中唯一一个金针奖持有者
张学友是香港第二代“歌神”,华语乐坛的神话,是流行音乐领域的巨星和先行者,他的影响力覆盖全球华人社会以及东南亚。1995年唱片销量直追迈克杰克逊,位列全球第二,将乐坛专辑销量推向新高度,巡回演唱会观众数更是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引起了国际上对香港流行音乐的关注。1995年起连续两年获得世界音乐大奖全球...销量最高华人歌手奖。1996年荣获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2000年成为“四大天王”中唯一一位获得香港音乐最高奖项金针奖的“天王”。 【展开全部】 【 详细>>】
04
6次荣获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
刘德华是四大天王中成名最早的一个,1990年凭借专辑《可不可以》奠定其在歌坛的地位,1990年起连续4次荣获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1999年和2004年再度2次荣获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1995年在央视春晚上演唱其代表作《忘情水》 。1997为迎接香港回归,刘德华与那英合唱《东方之珠》;在香...港回归庆典晚会上,刘德华演唱《中国人》。1999年受迈克尔·杰克逊私人邀请,参加“迈克尔·杰克逊与他的好友韩国汉城慈善音乐会”。 【展开全部】 【 详细>>】
05
黎明
6312 71
1996年连续3年获得劲歌金曲金奖
黎明是四大天王的颜值担当,金曲歌王。1990年荣获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新人金奖,1991年凭借专辑《是爱是缘》获得十大中文金曲IFPI全年销量冠军大奖,1996年,凭借歌曲《情深说话未曾讲》《只要为我爱一天》《我这样爱你》连续三年获得劲歌金曲金奖。2次荣获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拥有4首金曲金奖,...11首十大中文金曲,10首十大劲歌金曲。1999年公开宣布以后不再领取香港乐坛奖项。港娱曾有言:“再火你火得过黎明”。 【展开全部】 【 详细>>】
06
四大天王的舞王担当东方舞台神话
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以劲歌热舞而著名,日本媒体封“亚洲舞王”,美国媒体封“东方舞台神话”,首位夺得“香港舞蹈年奖”艺人、十大劲歌金曲“至尊舞台大奖”。1992年正式回归香港,凭借精湛的舞技和帅气的外形异军突起,挤掉了本来呼声很高的实力唱将李克勤,被媒体封为“四大天王”之一。1997年/1998年/20...00年3次荣获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 【展开全部】 【 详细>>】
07
李克勤
1556 9
90年代港乐第五天王歌坛劳模与常青树
李克勤是90年代港乐“第五天王”,曾是谭咏麟钦定的接班人,被誉为“零瑕疵歌手”。是香港少数横跨80年代、90年代、00年代及10年代仍保持定期出唱片的男歌手,见证了粤语流行音乐的黄金岁月,被誉为歌坛劳模与常青树,拥有3首金曲金奖,歌曲《红日》和《月半小夜曲》成为了乐迷心中的经典。2002年/2003...年/2005年/2017年4次荣获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 【展开全部】
08
后天王时代的扛旗者4届劲歌金曲歌王
古巨基嗓音清亮透彻,擅长假音,被称为“假音王子”。1994年成为香港历史上第一个拿到四台颁奖礼新人奖的男歌手,1997年唯一一个和四大天王一起进入男歌手奖项提名,并打破四大天王垄断获得叱咤乐坛男歌手银奖。2000年之后成为后天王时代的扛旗者之一,2006年《爱得太迟》荣获金曲金奖,2008年起连续4...次荣获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 【展开全部】 【 详细>>】
09
香港歌坛末代天王香港第三代歌神
陈奕迅是继四大天王后最有影响力的香港歌手,被称为张学友接班人、香港第三代歌神,《时代》杂志将他评为影响香港乐坛风格的人物。2001年/2002年共拥有2首金曲金奖,2006年/2007年连续2次荣获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2012年成为第一个去伦敦O2体育馆开个唱的华人歌手,门票在20分钟之内售罄...,打破了之前由LadyGaga保持的销售记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10
出道即巅峰的爆红人气小天王
谢霆锋是年少成名的典型,被认为是“天王”的继承人,也是全能型艺人的代表。2000年出道三年就受邀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2002年获得世界音乐大奖的世界最佳销量中国艺人奖,是华人歌手中能获得此类奖项的最年轻记录保持 。他的音乐作品风格多样化,涵盖了流行、摇滚、电子等各种元素,在巅峰时期人气不输四大天王...。1999至2002的港娱甚至被称为“谢霆锋时代”,被誉为香港最后一个巨星。 【展开全部】 【 详细>>】
各年代香港十大男歌手
  • 不同年代的香港男歌手都有着自己独特音乐风格和特点,他们的歌曲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音乐享受,还反映了社会现象和人们情感的变化。

    80年代,香港乐坛进入了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三王一后”以及许多优秀的歌手,他们的音乐风格各异,为香港乐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90年代初,香港乐坛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四大天王时代。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刘德华、张学友、黎明和郭富城。他们的音乐风格偏向于商业化,但也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听众和市场份额。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乐坛也经历了后四大天王的时代,他们的音乐风格更加多样化,也更加注重个人特色和创新。

    总体来说,不同时期香港乐坛辈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以下是各个年代香港十大男歌手,我们一起纵览各个时期香港的十大天王。

香港70年代十大男歌手
许冠杰
现代港乐鼻祖
罗文
香港乐坛歌圣
郑少秋
开创香港电视主题曲先河
关正杰
香港乐坛歌王
陈百强
自创歌曲《眼泪为你流》获得十大中文金曲奖
林子祥
香港乐坛歌隐
钟镇涛
温拿乐队的第一主唱
区瑞强
民歌王子
伍卫国
1975年发行《田园春梦》成为世纪金曲
李龙基
1978年《巨星》1979年《浣花洗剑录》奠定乐坛地位
香港80年代十大男歌手
谭咏麟
80年代港乐三王一后魁首
张国荣
在80年代的歌坛和谭咏麟齐名
陈百强
80年代港乐三王中最早成名
许冠杰
1985年成为首个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歌手
罗文
香港乐坛歌圣
林子祥
香港乐坛歌隐
关正杰
香港乐坛歌王
张学友
80年代新人双子星
杜德伟
1985年第四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击败李克勤)
李克勤
宝丽双子星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