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2025-07-09
0
★
一、小建中汤的出处
小建中汤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条文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条文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汪昂(清)·《汤头歌诀》: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二、小建中汤配方组成
1、药物组成
桂枝(9g),甘草(6g),大枣6枚,芍药(18g),生姜(9g),胶饴(30g)。
2、用法用量
现代用法:水煎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溶化,分两次温服。
古代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3、加减化裁
若中焦寒重者,可加干姜以增强温中散寒之力;兼有气滞者,可加木香行气止痛;便溏者,可加白术健脾燥湿止泻;面色萎黄、短气神疲者,可加人参、黄芪当归以补养气血。
三、小建中汤的功效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禁忌人群: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之胃脘疼痛忌用。
四、小建中汤上火还是降火
小建中汤是温中补虚的方剂,正确使用时能调和脾胃、缓解虚寒症状,但体质偏热或误用可能引发上火反应。
1、虚寒体质
若患者确属虚寒证,小建中汤通过温补中焦,可改善气血运行,此时不仅不会上火,反而能缓解因虚寒导致的不适。
2、体质偏热者
若体质偏热(如舌红苔黄、口燥咽干)或阴虚火旺者服用,可能因药性温补加重内热,出现口干、口腔溃疡等“上火”表现。
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如有身体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明确诊断,谨遵医嘱治疗,请勿轻信网上建议。申请删除>>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