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疗仪的工作原理
直流电疗仪的工作原理基于直流电对人体组织的电生理效应。
1、电流生成与调控
电源转换:将交流市电(220V)通过变压器降压、整流电路(如桥式整流)转换为低压直流电,再经滤波和稳压处理输出稳定电流(通常≤100V/100mA)。
电流调节:通过推挽振荡电路或三端稳压电路实现电流强度与频率的精准调控,适应不同治疗需求。
2、生物电效应
离子定向移动:直流电场促使体内离子(如Na⁺、K⁺、Ca²⁺)定向迁移,改变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调节神经兴奋性。
电化学作用:阴极区产生碱性反应(促进组织软化),阳极区产生酸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局部pH值变化可消炎或促进修复。
3、生理作用机制
血管扩张:电流刺激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代谢。
神经调节:通过抑制痛觉神经传导或促进神经纤维再生,缓解疼痛并加速功能恢复。
直流电疗仪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1、疼痛管理
缓解肌肉酸痛、关节炎及慢性炎症,通过调节电流强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运动损伤等疾病的非手术治疗。
2、神经康复
辅助外周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调节神经兴奋性,治疗神经炎、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
3、组织修复与炎症缓解
促进伤口愈合、软化瘢痕及松解粘连(阴极刺激),消炎消肿,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加速炎症吸收。
4、骨科治疗
促进骨折愈合,通过直流电阴极刺激骨痂生长,改善骨代谢,适用于骨质疏松等病症。
5、心血管与慢性病辅助治疗
微弱直流电刺激心血管反射区,辅助冠心病治疗,用于静脉血栓溶解及慢性溃疡的康复。
直流电疗仪有哪些种类
1、按电流特性分类
纯直流电疗仪:输出恒定直流电流,用于镇痛、消炎及组织修复。
直流感应复合型:结合直流电与电磁感应效应,适用于深部组织治疗(如关节疾病)。
2、按治疗方式分类
电极式电疗仪:通过电极板与衬垫直接接触皮肤进行治疗。
电水浴式电疗仪:将肢体浸入导电溶液中,适用于四肢或大面积治疗。
药物导入式: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入靶向部位(如中药离子导入仪)。
3、按应用部位分类
局部治疗型:针对特定部位(如关节、穴位)设计的小型设备。
全身治疗型:通过多电极布局实现全身性调节(如电位治疗仪)。
4、按使用场景分类
医用专业型:高功率设备,需医护人员操作,适用于医院康复科。
家用便携型:低功率简化版,用于家庭疼痛缓解或保健。
5、按功能细分
镇痛专用型:如TENS电疗仪,通过脉冲电流抑制痛觉传导。
神经肌肉刺激型:促进肌肉收缩或神经功能恢复(如EMS电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