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理疗仪的工作原理 超声理疗仪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摘要:超声理疗仪‌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作用于人体组织,通过‌机械振动、温和热效应和生物刺激‌协同作用,达到‌缓解肌肉疼痛、消除炎症、促进伤口愈合、松解组织粘连、改善神经功能等效果的医疗设备,那么如何正确使用超声理疗仪?小编提醒,正确选择频率、强度和治疗模式是确保超声理疗仪安全有效的关键。

超声理疗仪的工作原理

‌1、超声波产生与传导‌

‌压电效应驱动‌:仪器内部的‌压电晶体换能器‌(探头)在交变电流作用下产生高频振动(通常‌1-3 MHz‌),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机械能。

‌耦合剂传导‌:超声波在空气中衰减极快,因此需使用‌耦合剂(凝胶)‌填充探头与皮肤之间的空隙,确保声波高效传递至组织。

‌2、超声波在组织中的作用机制‌

‌(1)机械效应(非热效应)‌

‌微按摩作用‌:高频声波在组织内形成微小振动,促进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加速代谢废物清除。

‌空化效应‌(Cavitation):

‌稳定空化‌:微小气泡在声波作用下规律性震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瞬态空化‌(高能量时):气泡剧烈破裂产生冲击波,可能损伤细胞(需避免)。

‌(2)热效应‌

‌组织吸收声能产热‌:超声波在肌肉、韧带等密度较高的组织中部分转化为热能,使局部温度升高‌1-3°C‌,从而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降低疼痛敏感性。

‌(3)生物化学效应‌

‌促进炎症介质分解‌:加速前列腺素、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代谢。

‌刺激组织修复‌:增强成纤维细胞活性,促进胶原蛋白合成,辅助伤口愈合。

超声理疗仪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1、缓解肌肉疼痛

对于肌肉劳损、拉伤、痉挛等引起的疼痛,超声波治疗仪能够通过温热效应和机械振动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疼痛。如长期伏案工作导致的颈肩部肌肉疼痛,表现为肌肉紧张、酸痛,使用治疗仪可有效缓解。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消除炎症

对于关节炎、腱鞘炎、滑囊炎等炎症性疾病,超声波的能量可以改善炎症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会出现红肿、疼痛、僵硬,超声波治疗有助于减轻症状。患者要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寒。

3、促进伤口愈合

在外科手术或创伤后,超声波治疗仪能够刺激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例如深度烧伤后的创面,表现为伤口不愈合、渗液等,使用超声波治疗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治疗时需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4、松解组织粘连

对于外伤或手术后形成的组织粘连,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可以松解粘连的纤维组织,恢复组织的正常活动功能。如腹部手术后出现的肠粘连,患者可能有腹痛、腹胀等症状,超声波治疗可改善这种情况。日常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剧烈运动。

5、改善神经功能

对于神经炎、神经损伤等疾病,超声波能够刺激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如坐骨神经痛患者,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超声波治疗可缓解神经受压症状。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腰部锻炼。

如何正确使用超声理疗仪

‌1、使用前准备‌

治疗前需彻底清洁理疗部位,避免污垢或油脂影响超声波传导,在探头与皮肤间均匀涂抹专用凝胶或乳液,确保声波高效传递。

‌2、操作步骤‌

‌频率‌:‌1 MHz适用于深层组织(如腰椎、髋关节),‌3 MHz适用于浅表部位(如手腕、跟腱)。

‌强度‌:一般设定为‌0.5-1.5 W/cm²‌(家用设备建议≤1.0 W/cm²)。

‌治疗模式‌:‌连续式适用于慢性疼痛(如关节炎),‌脉冲式‌(占空比20%-50%)适用于急性损伤或炎症期。

‌探头操作‌:小范围病灶(如腱鞘炎)可固定探头治疗;大范围区域(如腰背)需以‌4 cm/s‌速度缓慢移动探头,避免停留灼伤。

3、‌治疗时间‌

单次‌10-15分钟‌,每日1-2次,疗程根据病情调整。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