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白
0 赞数:0 #香葱#
中药名葱白是百合科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随时可采。葱白的功效与作用主要表现在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特别是含有挥发油,能够刺激汗腺,对于风寒感冒导致的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头痛身痛等有一定调理作用;葱白性温,归胃经,能够刺激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缓解胃寒腹泻的症状。葱白有一定的抑制细菌以及真菌的作用,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但是,葱白只有比较小的辅助作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尽快就医。
  • 中文学名: 葱白
  • 别称: 大葱,香葱,细香葱,小葱,四季葱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天门冬目
  • 科: 葱科
  • 属: 葱属
  • 种:
  • 分布区域: 全国各地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葱白,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我国各地均有种植,随时可采。采挖后,切去须根及叶,剥去外膜,鲜用。味辛,性温。

具有发汗解表,通达阳气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脉微,厥逆,腹泻,外敷治疗疮痈疔毒。

生长与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植。

形态及特征

葱,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250px。通常簇生、全体具辛臭,折断后有辛味之粘液。须根丛生,白色。鳞茎圆柱形,先端稍肥大,鳞叶成层,白色,上具白色纵纹。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价值及其他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归肺、胃经。

功效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主治

用于外感风寒,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脉微,厥逆,腹泻,外敷治疗疮痈疔毒。

相关配伍

1、与附子、干姜等同用,可用于阴盛格阳,厥逆脉微,面赤,下利,腹痛等症。

2、与麻黄、桂枝、羌活等同用,可用于风寒感冒较甚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酒煎。煮粥食,每次可用鲜品15-30g。

外用:适量,捣敷,炒熨,煎水洗,蜂蜜或醋调敷。

炮制方法

除去须根、叶及外膜,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葱,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

金疮磕损,折伤血出,疼痛不止者,王嵺《百一方》用葱白、砂糖等分研封之,云痛立止,更无痕瘢也。葱叶亦可用。又葱管吹盐入玉茎内,治小便不通及转脬危急者。余常用,治数人得验。”

2、《本经》:“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21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