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巧生炉博物馆
苏州巧生炉博物馆
0
赞数: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苏州巧生炉博物馆为艺术类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万里路268号B座1层。该馆在传统博物馆室内布局形制的基础上,复原商周、汉唐、明清等典型时期的铜炉陈设和应用环境,通过情景化的展示和互动性的体验,令全国观众、铜炉文化和香道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宫廷、官府、寺观以及文人书房、内宅焚香用炉、典雅生活的雅致情境。
苏州巧生炉博物馆基本信息
  • 中文名: 苏州巧生炉博物馆
  • 开放时间: 09:00~17:30
  •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非国有)
  • 地址: 江苏省 苏州市 相城区 万里路28号

展厅展馆

除文物展品和馆藏巧生炉作品外,博物馆还注重传统铜炉制作技艺和铜炉文化的展示,通过丰富的展品、古色古香的陈设,将观众从现代带入到古代宫廷、士大夫日常起居中,切身体验中国古典铜炉文化和巧生炉的造型之美、技艺之美、应用之美、生活之美、艺术之美、意境之美和文化之美。

馆藏实力

第一部分炉之有名始于博山

中国香炉文化自古有之,制炉历史源远流长。博山炉是中国古代铜香炉的鼻祖,出现在西汉时期,多为青铜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镂空,高而尖,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铸有飞禽走兽,因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博山炉的出现与燃香原料以及生活方式的变迁有关。西汉之前,人们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是烟火气大。汉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内陆,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烘燃这些树脂类香料,香味浓厚,烟气适中,随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

第二部分炉之盛行大明宣德

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制作的铜香炉。明宣宗朱瞻基艺术品味超然,更调集近千民间铸炉工匠汇集京城,敕造宣德炉。宣德炉主要用于皇宫内府祭祀天地、供奉宗庙神佛和赏赐重臣。

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运用珍贵黄铜铸成的铜器,更在铜器外表制作多彩的颜色皮壳,开启了中国铜器文明的二次复兴。宣德炉用料考究,款式典雅,将铜炉制作技艺推向了历史高峰,在其后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古代铜香炉的通称。

第三部分巧生制炉以今胜古

苏州古韵铜炉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巧生,承艺四十年,用力于挖掘、恢复、研究并传承自明代起逐渐失传的传统失蜡法宣德炉制作技艺,令19世纪下半叶起中断百年的中国铜炉文化得以香火延续。

继而,陈巧生秉承古法,推陈出新,创立世人瞩目的“巧生炉”,实现了从宣德炉到巧生炉的历史跨越。

巧生炉造型典雅,工艺精湛,皮色润和,古色古香,宝光内敛,充满灵气,堪称炉艺文化珍品。

第四部分沧海遗珍古炉撷英

古代铜炉特别是宣德炉体现了中国儒家传统审美文化的理想。宣德炉形制上的中和之美和工艺上的至诚之美,成就了其艺术上的崇高之美。而以中和为美,礼仪为度,达到至诚境界,正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较高理想。

陈巧生在几十年钻研铜炉制作的历程中,潜心搜集,收藏了数十种各类古代铜炉。陈巧生在珍爱呵护、把玩揣摩这些古炉的同时,感悟先人制炉技巧,汲取借鉴古炉创作灵感,从而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制作技艺。每一款巧生炉的诞生,都折射着古炉的沧桑历史与深邃内涵。

第五部分非遗传人陈氏巧生

陈巧生,1957年生于苏州,号炉香居士。祖上自清朝起从事铜炉和铜器制作,陈巧生是铜炉世家技艺第三代传人。

20世纪70年代开始,陈巧生用力于恢复、继承传统失蜡法宣德炉制作技艺。通过钻研文献典籍和馆藏古炉,传承祖辈三代铜作心得和近千次试验,终于复原明代宣德炉铸造技艺,继而完善和发展了铜炉开模、炼铜、铸造、皮壳制作等几十道关键工艺。

陈巧生制作的铜炉,严格遵循古代工艺和制作技艺。自20世纪80年代起,铸有“陈巧生制”等款识的铜炉开始闻名于中国铜炉界和收藏界。收藏家盛赞“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北京雍和宫、苏州寒山寺、杭州灵隐寺、普陀山普济寺等各大名寺均以“巧生炉”供奉佛前。

2010年上海世博会,16鼎“巧生炉”作为中国优秀文化艺术品的代表在中国馆隆重展出,并作为国礼馈赠各国政商贵宾。

2011年,陈巧生被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韵铜炉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

实用信息

行车路线:苏州相城大道与齐门北大街交汇处{沿苏州市相城大道向北直行,过太阳路路口300米后,左转前行250米。

附近有 147 个景点: 苏州市相城区文化馆(1km)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3km)    蚂蚁王国乐园(3km)    苏州东园(5km)    雪香云蔚亭(5km)    姑苏真趣亭(5km)    相城基督教堂(5km)    苏州民俗博物馆(5km)    苏州火车站(5km)    报恩寺塔(5km)    拙政园(5km)    太平天国忠王府(5km)    江都朴园景区(5km)    狮子林(5km)    苏州市北塔报恩寺(5km)    苏州园林博物馆(5km)    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5km)    苏州丝绸博物馆(5km)    苏州博物馆(5km)    苏州园林(5km)    苏州印象城购物中心(6km)    虎丘湿地公园(6km)    吴中贝氏纪念馆(6km)    通贵桥(6km)    苏州观前街(6km)    苏州平江路(6km)    苏州山塘街景区(6km)    全晋会馆(6km)    耦园(6km)    玄妙观三清殿(6km)    天香小筑(6km)    卫道观前潘宅(6km)    开元寺无梁殿(6km)    苏州市平江历史街区(6km)    苏州市七里山塘景区(6km)    苏州玄妙观(6km)    苏州文山寺(6km)    苏州城墙博物馆(6km)    苏州戏曲博物馆(6km)    苏州中心(7km)    苏州石路商业区(7km)    五人墓(7km)    大石头巷吴宅(7km)    苏州公园(7km)    怡园(7km)    苏州章太炎故居(7km)    阊门(7km)    五卅路纪念碑(7km)    宫巷基督教堂(7km)    苏州基督教使徒堂(7km)    环球188(7km)    苏州开明大戏院(7km)    苏州普济桥(7km)    沙溪庵桥(7km)    苏州文星阁(7km)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7km)    苏州东方之门(7km)    苏州老城区(7km)    苏州虎丘塔(7km)    俞樾旧居(7km)    艺圃(7km)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址(7km)    环秀山庄(7km)    留园(7km)    苏州云岩寺塔(包括云岩寺其他建筑物)(7km)    东吴大学旧址(7km)    甲辰巷砖塔(7km)    苏州中国花卉植物园(7km)    苏州定园(7km)    苏州市定慧寺(7km)    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7km)    苏州市中国刺绣艺术馆(7km)    苏州中医药博物馆(7km)    苏州可园(8km)    苏州科技文化中心(8km)    苏州百花洲公园(8km)    苏州南浩街(8km)    叶圣陶故居(8km)    张家浜战斗纪念碑(8km)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8km)    苏州美术馆(8km)    颜文樑纪念馆(8km)    万年桥(8km)    乌鹊桥(8km)    苏州十全街(8km)    苏州桂花公园(8km)    沧浪亭(8km)    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8km)    苏州织造署旧址(8km)    苏州荷塘月色湿地公园(8km)    网师园(8km)    苏州市西园戒幢律寺(8km)    苏州南社纪念馆(8km)    苏州碑刻博物馆(8km)    苏州古运河(9km)    苏州半岛薰衣草庄园(9km)    元荡湖(9km)    苏州南门商业区(9km)    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9km)    无锡马山慕湾果园(9km)    青藏高原(9km)    沐春园(9km)    月光码头(9km)    尹山湖(9km)    翁心存墓(9km)    翁同爵墓(9km)    苏州阖闾墓(9km)    香雪海梅园(9km)    苏州麦鲁小城(9km)    苏州糖果乐园(9km)    苏州欢乐岛游乐园(9km)    苏州贝氏祠堂(9km)    孙子祠(9km)    苏州徐家祠堂(9km)    王鏊祠(9km)    湖心亭(9km)    月到风来亭(9km)    荷风四面亭(9km)    苏州阳山(9km)    苏州圆融时代广场(9km)    叶梦得故居(9km)    王鏊故居(9km)    苏州安徽会馆(9km)    苏州城墙(9km)    金门(9km)    望齐门(9km)    蟠门(9km)    南巷战斗纪念碑(9km)    七烈士英勇就义纪念碑(9km)    肖特义士殉难处纪念碑(9km)    丽则女校国耻纪念碑(9km)    苏州玖树森林的秘密主题度假村(9km)    苏州老钱采摘园(9km)    苏州名夫果园(9km)    巫山渡江登陆纪念碑(9km)    树山生态村(9km)    苏州伦敦塔桥(9km)    觅渡桥(9km)    苏州吴门桥(9km)    瑞光塔(9km)    苏州盘门景区(9km)    苏州寒山寺(9km)    金鸡湖景区(9km)    桐泾公园(10km)    苏州市运河公园(10km)    苏州基金博物馆(10km)    苏州革命博物馆(10km)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36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