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三七是云南省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主产地为文山州文山县,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被评为“中国三七特产乡”,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云南著名的中草药特产。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文山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进补强体等功效,在我国用于治病强体有近百年的历史,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文山三七指在中国云南省文山州境内,海拔1200—2000米,按规范技术种植、采收的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根、茎叶、花及其初加工品的三七粉和三七切片。三七的大小常用“头”来表示:“头”,一种俗称,表示三七大小专用规格单位,指质量为500克的干燥三七主根个数。

据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地域产地

“文山三七”原产地域范围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请求给予文山三七原产地域保护的请示》(文政请〔2000〕98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现辖行政区域,包括8个县市: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马关县、麻栗坡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

产地环境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州内所辖1市7县,包括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州府为文山市,文山东临广西百色,南与越南接界,西与红河州毗邻,北连曲靖市。 

文山全州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境内山峰较多,但也有海拔较低的谷地和较高的陡峻山岭。文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北回归线横贯文山州而过。全州70%的地区属亚热带,30%的地区属温带,年均降水量和日照量充足,是三七的适宜产地。

荣誉认证

1999年,文山州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三七之乡”。

2002年11月08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文山三七”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15日,文山三七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2019年12月23日,文山三七入选“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2020年7月27日,文山三七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2024年,文山三七被列入2024年云南省道地药材名录“十大云药”和云南绿色云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

2024年9月,文山三七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全省唯一入选集群。

2025年5月,入选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4574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