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荞麦
0 赞数:0 #荞麦#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武川荞麦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武川县地方特产,武川位于阴山山脉的大青山北侧,无霜期短,年温差和日温差都比较大,降雨少而雨期集中,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合荞麦生产,其所产的荞麦富含蛋白质和粗纤维,含糖量低,是糖尿病病人理想的保健食品。武川荞麦既能制作圪团儿、挂面、饸饹、烙饼、蒸饺,又能制作发糕、面包及凉粉,同时还是制作各种高级糕点、罐头和糖果等。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武川县的莜麦和荞麦知名度很大,在内蒙古的许多地方,大小饭店和街上的熟食摊,打出的牌子都是“武川莜面”。其实,真正的武川莜面不多,“武川莜面”只是为了推销而打出的一面旗。武川荞面在国际上的名声更大,远销美国、韩国、日本等地。然而,这两个金牌作物并没有成为当地的真。

地域产地

乌兰察布市(Ulanqab)地处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位于北纬39°37′~43°28′,东经109°16′~114°49′。乌兰察布市东部与河北省接壤,东北部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相邻,南部与山西省相连,西南部与自治区省会呼和浩特毗连,西北部与包头市相接,北部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00多公里。乌兰察布,蒙古语译为“红山口”。

品质特点

武川荞麦种植历史悠久,由于日照充分,光合作用强,具有颗粒大、色泽亮、皮薄、出粉率高等特点。

历史起源

莜麦、荞麦营养价值非常高,然而其经济效益并没有等同于营养价值,武川莜麦、荞麦为何没能做出大品牌、大市场?一是因为没有深加工来提高附加值。农民只出售原粮,价格并不比其他粮食高,而这两种作物的亩产量并不高,这就影响了种植的积极性。莜麦、荞麦需要深加工才能提高身价,而当地的加工情况是这样的:全县有中小型加工企业30多个,莜麦年加工能力为2万吨,荞麦年加工能力为0.2万吨,这些加工不过是将粮食磨成面而已,其增值幅度很小。买给外国人的也是原粮,日本人回去精加工后,马上增值50多倍,成为论克买的“黄金粮食”;另一个原因是品牌价值没能体现。武川的莜麦、荞麦长在坡梁地,且该地区是冷凉地区,没有病虫害,也不需施化肥,是实实在在的绿色食品,但该县的这两个招牌作物至今没有进行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和原产地认证,因此,尽管是绿色食品却缺少“身份证”,因而,其身价大打折扣;三是宣传不力。好酒还得吆喝,在宣传方面没有进行整体的包装宣传,没有吸引来外界投资者的“眼球”;四是缺少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因为没有大的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因此,没形成大的种植规模。今年该县的莜麦、荞麦播种面积分别为20万亩和10万亩,预计莜麦总产可达2万吨,荞麦总产为0.5万吨。曾经在饥荒年代为当地人立过功的救荒作物荞麦,和因耐饿而被当地人传颂为“50里莜面40里糕,30里荞面饿断腰”的莜麦,能否在新时代再上演一次立功建业的好戏?还有待于有远见卓识的国内外的企业家来开发。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839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