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成
0 赞数:0 #中医#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胡天成(1942年-2023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其擅长以中医药治疗小儿高热、肺炎、哮喘、过敏性紫癜等常见病及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疑难重症,创新提出小儿肺系疾病“四类证”辨证法,研制清肺口服液、益胃冲剂等院内制剂。主研国家“七五”攻关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参编《中医儿科学》教材,推动川派中医儿科传承,曾赴彝区、西藏支援医疗,其医德医术在西南地区影响深远。
  • 中文名: 胡天成
  • 出生日期: 1942年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四川省眉山市
  • 去世日期: 2023年03月29日
  • 职业职位: 医生
  • 主要成就: 获得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详细介绍 PROFILE +

主要经历

1967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医疗系,分配到西昌地区(现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区医院工作。

1973年,调入本校附属医院,从事内儿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5年,晋升主任中医师。

1992年,任中医儿科硕士生导师。

1998年,任博士生导师,同年被授予“四川省首届名中医”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4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第二届四川省名中医”。

科学研究

他积极从事科研工作,主研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小儿高热及其伴发的惊风厥脱之系列研究”,提供了清热利肺和清热化湿口服液处方,负责临床试验,其成果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参与开发Ⅲ类新药2个,其中清热化湿口服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1999年度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此外,还承担了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课题“强尔心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以及横向课题“益胃冲剂的新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20多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交流。著有《胡天成儿科临证心悟》,合作编著《苏沈内翰良方校释》并获1994年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术特点

他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深入浅出,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坚持培养热爱中医药学,具有良好医德和较高水平的临床人才。

在临床医疗中,他秉承大医精诚宗旨,竭诚为广大病员服务。在继承发扬其父儿科专家胡伯安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博采诸家之长,师古而不泥古。擅长化裁古方,创立新方,执简驭繁治疗小儿肺系和脾胃疾病以及多动症、抽动症、过敏性紫癜等常见病、多发病。对小儿感冒、咳嗽、肺炎和哮喘等病证,总结了“多热证、多实证、多气逆、多夹痰”的特点,将上述病证中因外感所致的类同证型归纳为风热、湿热、痰热、燥热等四个类证,异病同治,熔书本知识与临床经验于一炉,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易学易记。在治疗脾胃疾病方面,根据“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得阴则和”之理论,结合其父经验,精炼古方,进行剂改,研制了治疗脾气虚弱、脾阳不运之健脾增食片;治疗胃阴不足、阴虚胃热之益胃冲剂等系列制剂。用于治疗小儿厌食、老人消化不良及一切脾胃虚弱之症疗效确切,深受病儿家长及老年病员的欢迎。治疗“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重症肌无力”、“肺炎合并心衰”、“哮喘持续状态”等疑难危急重症有独到见解和治法,疗效显著。

专业特长

从事中医内儿科临床工作37年,研制了系列专病制剂。长于以中药内治法为主,辨证论治儿科肺系、脾胃、心肝常见疾病与疑难杂症。擅治病种:小儿高热、咳嗽、肺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泄泻、病毒性心肌炎、儿童多动综合征、过敏性紫癜。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875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