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如
0 赞数:0 #中医#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刘敏如,193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医妇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其深耕中医妇科领域七十余载,致力于中医药发展。率先提出“脑肾—天癸—冲任—胞宫”女性生殖周期调节理论,还主导研发产泰、益宫宁血口服液等妇科中成药,主编《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中医妇产科学》《中医妇科学》等专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奖项10余项,为中医药发展作出开创性贡献。
  • 中文名: 刘敏如
  • 出生日期: 1933年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四川省成都市
  • 职业职位: 医生
  • 主要成就: 获得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
详细介绍 PROFILE +

主要经历

1951年-1953年,就读于华西大学医学院(现华西医科大学)护士专修科。

1956年-1962年,就读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后留校任教。

1973年,任成都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主任,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妇科主任。

1983年,晋升为副教授。

1986年,晋升为教授、中医妇科博士生导师。

2014年,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主要作品

著作

《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中医妇产科学》《中医妇科学》等

论文

女阴瘙痒症及其中草药疗法、唐伯渊医案、有关痛经病机的辨证及讨论、浅谈带下的生理病理、中医妇科教学管窥一教学各环节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崩漏有关问题的讨论、论卓雨农妇科学术思想等

贡献影响

科研成就

刘敏如擅长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不孕、女阴白色病变证、盆腔炎、妇科肿瘤等妇科疾病。

刘敏如在治疗女性不孕症方面,重视灵活运用补肾法:根据月经周期,择期论治;根据邪正虚实、轻重缓急,标本兼顾、攻补兼施,准确把握补肾之时机及尺度;根据阴阳互根之理,重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治法。

刘敏如坚持中医药对女性生殖轴调控的研究方向,率先提出并发展了如盆腔疼痛证、经断前后诸证、女阴白色病变证、盆腔瘀血证等中医妇科新病种,提出“月经周期调节机理中医观”及崩漏、痛经病机新论。探索践行中医药现代化及产、学、研结合,研发补虚化瘀的复方产品“产泰”治疗妇女产后复旧不良;率先应用“气阴双补法”治疗功血并研发上市药品“益宫宁血口服液”;以“补肾气”立法研制“资癸女贞丸”“资癸元阳丹”“滋阴荣颜丸”及“养精壮本丹”等保健药品。

科研奖励

据2023年4月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网站显示,刘敏如已获得国家星火博览金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中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中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3项。

获奖记录

1993年,当选“巾帼建功”全国教育系统标兵。

1995年,当选杰出的女科技工作者。

2004年,凭借《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中医妇产科学》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

2009年,当选全国中医妇科名师。

2014年,当选第二届“国医大师”。

2019年,获得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2020年,当选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人物评价

“刘敏如致力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重视中医人才培养,搭建了工作室及师带徒的平台,成为了当代中医女科系承上启下的传承人代表之一。”(成都中医药大学评)

“刘敏如是中国中医妇科专业领军专家,她学验俱丰,德艺双馨,为当代中医女科承上启下、传承创新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赢得了业界和广大患者的高度认可和尊崇。”(中华中医药学会评)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63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