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附中。
1961年-1967年,就读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六年制本科。
1978年,考取于成都中医学院首届硕士研究生,师从于中医眼科专家陈达夫教授。
1981年至今,一直在泸州医学院(现西南医科大学)从事医教研工作,曾任中医经典教研室主任、中医系主任。
1987年,晋升副教授。
1993年,晋升教授。曾任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长。
《临床中医学》《伤寒明理论阐释》《现代中医治疗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中医眼科学》等
《蛋白尿从络病论治探讨》《全蝎疗目疾小议》《谈通窍明目》《蜀医史话》《眼科开通玄府明目八法》《论“伤寒以开郁为先”》《伤寒六经与眼科六经》等
他对四大经典及金元四大家学说有精深造诣,受先师陈达夫教授从玄府论治疑难眼病的学术思想启迪,潜心研究刘完素《河间六书》有关玄府的论述及后世医家的临床应用经验,经过多年的深入研讨与实践探索,先后撰写了“玄府论”、“刘完素玄府说浅识”、“眼科开通玄府明目八法”、“论通窍明目”、“开通玄府法治疗疑难病的又一途径”等文,从生理、病理及临床治疗诸方面对对河间玄府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发挥,并以之作为临床指导思想,广泛运用于各科病证的辨治。临证善于灵活运用风药、虫药开通玄府治疗眼科及内外科多种疑难病证,形成了“论病首重玄府、百病治风为先”的独特诊疗风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基于TGF-β/Smad 通路研究“风药”对活血化瘀增效的作用机制)。
国家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1项(《目科捷径》整理与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1项(“治血先治风”理论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四川省教委课题“试办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的探索与实践”,1997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川省教委课题“复方灵仙胶囊治疗痛证的实验与临床研究”,1998年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7年,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8年,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03年、2008年,连续两次由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为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教学名师。
此外,还曾获得“泸州市劳动模范”、“四川省师德标兵”、“四川省优秀教师”、“泸州医学院首届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