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中医 历史上医学贡献最大的名医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80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许多先辈数千年的智慧和实践经验。我们熟知的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扁鹊、华佗等人,对中医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推动中医发展的重要人物。MAIGOO名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历史十大名医排行榜,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著名的古代中医吧!
  • 01
    张仲景 医圣确立中医六经辨证体系著有《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综合指数:97.8
    02
    孙思邈 药王中医方剂用药集大成者《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作者
    综合指数:96.1
    03
    李时珍 药圣被誉为东方达尔文编写医学巨典《本草纲目》
    综合指数:94.5
    04
    扁鹊 医祖/医神创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难经》作者
    综合指数:93.3
    05
    华佗 外科鼻祖/外科圣手民间用华佗再世形容医术高超《青囊书》
    综合指数:91.7
    06
    皇甫谧 针灸鼻祖确立针灸操作规范《针灸甲乙经》作者
    综合指数:90.5
    07
    葛洪 预防医学/急症先驱炼丹大师撰写《肘后备急方》
    综合指数:88.9
    08
    钱乙 儿科鼻祖确立中医儿科诊疗体系著有《小儿药证直诀》
    综合指数:87.3
    09
    叶天士 温病医学奠基人被誉为天医星下凡著有《温热论》
    综合指数:85.6
    10
    朱震亨 滋阴派创始人被誉为朱半仙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综合指数:84.2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排行榜,MAIGOO名人小编主要通过检索相关网络平台查找出生于中国古代的中医,根据相关人物在医学方面的成就、贡献(理论创新、临床贡献、学科影响、现代应用)及对后世影响力等方面,并参考相关网站资料综合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批评指正。 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推荐入榜/提交>>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医圣确立中医六经辨证体系著有《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书中共有《伤寒论》载方113个,《金匮要略》载方262个,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个,为中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详细>>】
药王中医方剂用药集大成者《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作者
孙思邈,唐代医学家、道士,孙思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编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其中,《千金翼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记载了数百年的各类方剂用药。孙思邈对医学、方剂学、药物学做出重要贡献,被后人尊为“药王”。 【 详细>>】
药圣被誉为东方达尔文编写医学巨典《本草纲目》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称为“药圣”。所著《本草纲目》是当时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也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医书,有“东方达尔文”之称。 【 详细>>】
医祖/医神创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难经》作者
扁鹊,战国时期杰出医学家,著作有《难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方法治疗疾病,首创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中国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世尊为“医祖”。 【 详细>>】
外科鼻祖/外科圣手民间用华佗再世形容医术高超《青囊书》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以医术高超和首创使用麻沸散进行手术而闻名,是中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被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后人多以“华佗再世”称赞医生医术高超。其代表作品有《青囊书》《枕中灸刺经》等,但均已失传。 【 详细>>】
6、皇甫谧
针灸鼻祖确立针灸操作规范《针灸甲乙经》作者
皇甫谧,三国至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所著《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系统整理349个穴位,确立针灸操作规范、明确穴位归经和部位,并将经络理论与脏腑学说结合。皇甫谧为针灸学及整个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人誉为“针灸鼻祖”。
7、葛洪
预防医学/急症先驱炼丹大师撰写《肘后备急方》
葛洪,东晋道士、炼丹家、医学家,有预防医学先驱、急症先驱之称。著作《肘后备急方》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其中记述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方法,首次纪录天花、狂犬病等传染病,改变了之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病。并提出了青蒿治疟疾的雏形,影响预防医学。
8、钱乙
儿科鼻祖确立中医儿科诊疗体系著有《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宋代儿科医学家,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发明“面上诊法”,著作《小儿药证直诀》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著作,书中系统地总结了对婴孩的辨证施治法,对中医儿科发展影响深远,钱乙也因此被尊称为幼科鼻祖、 儿科奠基人、儿科之圣、儿科奠基人等。
9、叶天士
温病医学奠基人被誉为天医星下凡著有《温热论》
叶天士,清代医学家,天医星下凡的温热大师,首次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温病病因、感受途径与传变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是温热学派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者,公认的“温病巨擘”。他还创立了养胃阴说、阳化内风说等杂病学说,推动中医进入新的发展高度。其代表作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
10、朱震亨
滋阴派创始人被誉为朱半仙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朱震亨,元代著名医学家。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并创制大补阴丸、越鞠保和丸等名方,完善了中医对阴阳平衡的认识,为治疗阴虚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他的艺术医术高明,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朱半仙”。
其他中国古代名医介绍
  • 三皇:指的是太昊伏羲、 神农炎帝和轩辕黄帝。其中,太昊伏羲曾尝百药而制九针,被中国医界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神农炎帝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奠定了中国中医学的基础,后人为纪念他将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命名为《神农本草经》。轩辕黄帝常与精通医术的岐伯、精通中药炮制的雷公等大臣坐而论医,阐述病理,以“岐黄之术”教民疗治百病,最终成就了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宋慈:中国南宋官员、法医学家,其所著的《洗冤集录》五卷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为案件侦破提供科学依据,对法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宋慈被誉为世界法医学鼻祖、法医学之父。

    董奉:东汉时期的名医,与张仲景、华佗合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其高尚医德被人们传为佳话,千秋流传,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家,唤中医为“杏林”。

    陶弘景: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早期贡献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将当时所有的本草著作分别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并进而把两者合而为一,加上个人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著成《本草经集注》,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其作品还有《药总诀》《养性延命录》等。

    马希麟:清朝末年著名的医学家,精通于内外妇儿各科,在噎嗝、反胃二症及辩癫、狂、痫之异治卓越有识,被后世誉为医仙,其所著的《诸病奇方》《奇方医论》等书籍对后人在行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吴谦:清代著名医家,与张璐、喻昌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其领衔主编的《医宗金鉴》是清代朝廷钦定御制的一部医学丛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医学统编教材,为习医者必读之作。

    王叔和:晋代著名医学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将《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让张仲景之学得以保存;二是著述传世佳作《脉经》,总结汉以前有关脉学之成就,该书是我国最早脉学专书。

    雷公: 中国传说中的上古医家,相传为黄帝众多懂医学的臣子之一,他精于针灸,通九针六十篇。《黄帝内经》中的“著至教论”、“示从容论”、“疏五过论”、“征四失论”等多篇,都是以黄帝与雷公讨论医药问题的形式写成的。历史上托名雷公的医学著作有《雷公药对》。

    淳于意:西汉名医,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写出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史记》一书中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张景岳:本名介宾,明代杰出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他积30年辛劳研究《素问》《灵枢》,最终转成撰成《类经》一书。还根据《黄帝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提出“阳非有余”及“真阴不足”、“人体虚多实少”等理论。时人称他为“医术中杰士”、“仲景以后,千古一人”。

    韦讯:道号慈藏,故又称韦慈藏,医术精湛,与当时名医张文仲、李虔纵齐名,唐代三韦之一。他施药济人,巡医于民间,常带一条黑犬随行。玄宗重其术,召其入官,擢官不受,回归故里,世仰为药王。玄宗赐号药王,死后配祀药王庙。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十大中医经典著作 学中医必看中医典籍 中医名著古籍大全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从古至今更是留下了许多中医经典名著供后人学习,你知道的知名中医典籍有哪些呢?下面,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十大著名中医典籍,包括: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难经等等,既有传统中医四大经典,也有学中医必看的书籍,一起来体验下中医的博大精深吧。
中医 专业书籍 ★★★
2.6w+ 19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中医 历史上医学贡献最大的名医有哪些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许多先辈数千年的智慧和实践经验。我们熟知的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扁鹊、华佗等人,对中医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推动中医发展的重要人物。MAIGOO名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历史十大名医排行榜,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著名的古代中医吧!
中医 历史人物 ★★★
5.2w+ 100
【中老年滋补中药材】功效各异,适合中老年人吃的滋补中药材有那些?
中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衰退,身体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精神衰弱、失眠多梦、消化功能失调、阴虚肺热、咳嗽痰多等等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中老年人身体一定要养,药食同源,一些滋补中药材平日里可以加入菜单,在潜移默化中调理中老年人身体,养心安神、益脾健胃、滋阴润燥等等是中老年人最需要的养生功效。那么适合中老年人吃的滋补中药材有那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中药 中医 ★★★
3404 112
【中医保健】中医保健护肤全指南 传统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很多讲究,传统的中医相比西医有着几千年经验的沉淀,更看重“养”的过程。中医不仅可以保健,还可以美容护肤,传统中医养生之道值得我们探究。传统养生药材如何食用?中医配方、菜谱有哪些?本专题就为大家整理中医那些事!
中医 滋补养生 ★★★★
6481 188
高职专科中医药类十大热门专业 大专中医类有哪些专业可以报考
中医药类专业是专科中的一个专业类别,下设18个细分专业。该类别主要围绕中医理论和中药学进行学习和研究,包括蒙医、藏医、傣医等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本文盘点了专科中医药类十大热门专业,依次是中医学、中医康复技术、针灸推拿、中药学、中医养生保健、中药制药、中医骨伤、药膳与食疗、中药材生产与加工、蒙医学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专业 学校教育 ★★★
18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