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
0 赞数:0 #谋士#
 发布词条  
郭嘉(170年—207年),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谋士,被誉为“曹魏第一谋臣”。早年隐居结交豪杰,经荀彧推荐投效曹操,提出“十胜十败论”剖析袁曹优劣,坚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信心。其军事思想以“因敌制变”著称,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毛泽东也曾评价《郭嘉传》“足智多谋,多谋善断”,认为其战略眼光深刻影响三国格局。
  • 中文名: 郭嘉
  • 别号名称: 郭奉孝
  • 出生日期: 170年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 出生地: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
  • 子女: 郭奕
  • 去世日期: 207年
  • 职业职位: 谋士
  • 主要成就: 助曹操平吕布,定河北,灭乌桓
详细介绍 PROFILE +

主要经历

170年,出生于颍川阳翟,字奉孝,出身颍川士族,少年隐居结交豪杰。

190年,21岁北投袁绍,仅数月即断言其“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拂袖而去,隐居六年。

196年,投效曹操,经荀彧推荐,任司空军祭酒,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战略,奠定曹操集团纲领。

197年,官渡之战前对比曹袁优劣,从道义、谋略等十维度断言曹操必胜,提振军心。

198年,担任军师祭酒。献计引沂泗之水灌下邳,三日后破吕布,擒杀吕布,平定徐州。

199年,力主囚禁刘备,曹操未采纳,后刘备叛逃投奔袁绍。

200年,断言孙策“轻而无备,必死于匹夫之手”,数月后果然被刺杀。

202年,建议曹操暂缓攻打袁谭、袁尚,待其内斗,后袁氏兄弟果然反目。

204年,随军攻占邺城,收编袁绍旧部,稳定河北局势。

205年,跟随曹操在南皮进攻袁谭,冀州平定。被封为洧阳亭侯。

207年,力排众议率军急袭柳城,斩蹋顿单于,平定辽东。9月返程时病逝,年仅38岁,曹操痛哭“哀哉奉孝!痛哉奉孝!”

主要作品

《十胜十败论》

贡献影响

在赤壁之战之前,郭嘉是曹操的重要助手,帮助他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当时,袁绍凭借其强大的实力,经常威胁曹操。然而,郭嘉坚决主张通过决战消灭袁绍的割据势力,他分析了袁曹之间的优劣,得出了袁有十败、曹有十胜的结论。郭嘉与荀彧等人协助曹操积极备战,先后击败了袁术、吕布、张绣、刘备等势力,并暂时稳住了关中地区的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年),曹操率领军队北上,在官渡与袁绍展开激战。经过半年多的战斗,曹操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烧掉了袁绍的屯粮,最终使袁军土崩瓦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这场决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当曹操打算讨伐乌桓时,大部分将领都持反对意见。但郭嘉认为乌桓没有准备,可以趁机出击。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北征乌桓。在进军途中,郭嘉再次建议留下辎重,轻装急进,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曹操照做,率军直捣乌桓的老巢柳城,最终在白狼山下大获全胜,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历史任务。

人物评价

李隆基:孝文之得魏尚,虏不足忧;太祖之见郭嘉,知成吾事。

毛泽东: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洪迈:荀彧、荀攸、郭嘉皆腹心谋臣,共济大事,无待赞说。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文坛那些人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