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屿小耳猪
0 赞数:0 #黑猪#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兰屿小耳猪是哺乳纲猪科的人工培育的偶蹄动物,原产于中国台湾岛兰屿小体型的小耳猪种,最早起源自达悟人先民驯化的欧亚野猪,为国家级保种族群。过去因具高经济效益之外来品种兴起而一度被忽略,直至1975年台湾大学畜牧系(现动物科学技术学系)引进保种,并选育为实验用猪种才逐渐受到重视。
  • 中文学名: 兰屿小耳猪
  • 拉丁学名: Sus scrofa domestica ‘Lanyu pig’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哺乳纲
  • 亚纲: 真兽亚纲
  • 目: 偶蹄目
  • 亚目: 猪形亚目
  • 种: 欧亚野猪
  • 亚种: 家猪
详细介绍 PROFILE +

兰屿猪的形态特征

兰屿猪躯干呈长方形,体型短小,头长嘴尖,颜面平整,少皱纹,两眼中间有少许川形皱纹。

耳小竖立,鼻镜黑色,鼻孔大。

四肢粗短强健,毛色黝黑且具光泽,其颈部至背部长有刚毛,背部些许凹背。后肢与地垂直。乳头6对。

皮肤毛色为黑色具光泽,毛质短而黑。体躯呈长方形,体型较小;颈部起至背部有刚毛,背部些许凹背。公猪睾丸紧接臀部。四肢粗短强健,脚呈X字形脚掌贴地,蹄部紧密着地,后脚与地垂直。尾巴常不停的摆动,像似赶苍蝇。

一般而言,依体型上可概略分为精肉型与肥肉型两种:精肉型之颜面长,鼻孔宽圆,四肢高而瘦长,头部细长,耳朵稍大前倾,前胸狭窄;而肥肉型则鼻孔稍尖,体型短,头部丰满,四肢矮短细小,耳朵较小,竖立,前胸宽度厚些。

兰屿猪的生活习性

适应亚热带湿热气候,耐粗饲、抗病力强。

兰屿猪母猪妊娠期(114±3)天,出生产仔总头数约为 7 头。初生窝产仔数(8.10±2.87)头;窝产活仔数(7.09±2.74)头;3周龄活仔数(6.03±2.73)头;8周龄活仔数(5.70±2.31)头。育肥性能兰屿猪料重比为3.18。

仔猪初生个体重(0.67±0.13)千克;4周龄体重(3.23±0.75)千克;8周龄体重(5.49±1.85)千克;6月龄体重(19.38±7.74)千克;12月龄体重(45.62±10.45)千克。

兰屿猪的价值

传统上中国台湾兰屿县人家家户户都会养猪,猪在兰屿的岁时祭仪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每年飞鱼季开始的招鱼祭,猪是献祭海神的牲礼。

其后由兰屿地区对食肉品质需求提高,当地居民引进外来猪种混杂饲养,使纯种兰屿猪难以原地保存。

台湾省畜产试验所台东种畜繁殖场(畜试所台东场)在中央经费补助下,于1980年6月自兰屿引进4公16母作为繁殖种群,并繁殖推广给台湾地区之小养猪户或供医学试验研究用。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706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