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额带鱼
0 赞数:0 #带鱼#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窄额带鱼是皇带鱼科皇带鱼属鱼类,是常见的带鱼品种。这种带鱼体颇延长,一般50-70厘米,侧扁,呈带状,头窄,较短,很侧扁,侧视弧形,体银白色,背部两侧具不规则黑色斑块,尾端黑色,口腔灰色,背鳍鳍膜密具黑色小点。窄额带鱼主要分布在印度洋,生活在50~70米水深的泥质海底,以小鱼小虾等为食物。
  • 中文学名: 窄额带鱼
  • 拉丁学名: Pseudoxymetopon siensis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硬骨鱼纲
  • 亚纲: 骨鳔鱼次亚纲
  • 目: 鲈形目
  • 亚目: 带鱼亚目
  • 科: 带鱼科
  • 属: 窄额带鱼属
  • 种: 窄额带鱼
详细介绍 PROFILE +

窄额带鱼生长与分布

窄额带鱼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安达曼群岛、红海、马六甲海峡。中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窄额带鱼形态及特征

窄额带鱼背鳍142~148,胸鳍11。鳃耙4~5+9~10。全长为体高18.5~22.2倍,为头长9.6~11.3倍。头长为体高1.65~2.1倍,为吻长2.5~2.9倍,为眼径5.4~6.4倍。

窄额带鱼体颇延长,侧扁,呈带状,背缘和腹缘几近平行,肛门部稍宽大,尾向后渐细,鞭状。头窄,较短,很侧扁,侧视弧形;额骨自上颌后端直至眼中部上方形成一扁薄高锐突起。吻尖突,中长,长约为眼径2.1~2.4倍。眼中大,中侧位,在头的前半部。鼻孔每侧一个,较大,裂缝状,具一小鼻瓣,位于眼前方。

窄额带鱼口大,斜裂,口裂始于眼中部的水平线上,下颌突出。上颌骨伸达鼻孔垂直线下方,前部为眶前骨遮盖。牙强大,侧扁而尖,先端不具倒钩,上颌前端具大犬牙4~6个,两侧各有小牙8~10个,下颌前端具犬牙一对,口闭时外露,两侧各有牙10~12个,较上颌侧牙为大。腭骨、犁骨及舌上均无牙。舌尖长,游离,大部为下颌骨内侧皮膜遮盖。鳃孔宽大。鳃盖骨后缘钝尖。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耙细短,排列稀疏。肛门位于体中部的前方。

窄额带鱼鳞退化。侧线低平,在胸鳍上方略向下斜,不显著弯曲,沿体中部伸达尾端。背鳍基底长,起点在前鳃盖骨上方,沿背缘伸达尾端,具142~148鳍棘,最长鳍棘约等于体高2/3。臀鳍退化,呈一鳞片状突起,起点在背鳍第四十九至五十鳍棘下方,无小刺露出皮外。胸鳍短小,下侧位,基底平横,鳍条朝向上方。腹鳍退化,具一对鳞片状突起,起点在背鳍第十二至十三鳍条下方。尾鳍消失,尾呈鞭状。体腔较小,腹膜灰白色。胃大,长囊状,伸达体腔后2/3处。幽门盲囊细长,指状,12个。肠细长,直管状。无鳔。体银白色,背部两侧具不规则黑色斑块,尾端黑色。口腔灰色。背鳍鳍膜密具黑色小点。

窄额带鱼生活习性

窄额带鱼为暖水性鱼类,一般栖息于50~70米水深的泥质海底,摄食鱼类、虾类、头足类幼体、等足类,卵浮性,有油球,全长一般为500~700毫米。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946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