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酸梅产自于广西崇左大新县,是本地特产水果。大新县酸梅主产区土层深厚适宜大新酸梅种植,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树苗灌溉,适宜的温度适合果实生长,形成独特口味。大新酸梅主栽品种为白粉梅和青梅,前者果中等,短椭圆形或近圆形,果肉厚,淡黄色,核中等,暗黄色,肉质细,味酸,微涩;后者果大,椭圆形,果肉浅黄绿色,果肉厚,质脆细,味酸,微苦涩。
  • 分类: 特产水果
  • 农产品标志产品编号: AGI03236
  • 农产品标志证书持有者: 大新县水果生产服务站
  • 农产品标志登记年份: 2020年
  • 产地: 广西 崇左市 大新县
详细介绍 PROFILE +

大新酸梅地域产地

大新酸梅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所辖的桃城镇、全茗镇、龙门乡、五山乡、昌明乡、福隆乡、那岭乡、榄圩乡、恩城乡、雷平镇、宝圩乡、堪圩乡、硕龙镇、下雷镇和大新华侨经济管理区共计15个乡(镇、华侨经济管理区)146个行政村(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930"~107°2950",北纬22°2942"~23°0555"。保护规模5000h㎡,保护产量80000t

大新酸梅品质特点

1、外在感官特征

白粉梅:果中等,短椭圆形或近圆形。果皮淡黄色,向阳面果皮呈红色。果面有白色果粉。果腹部有不明显的缝合线。果顶微凸,果基部凹陷。果肉厚,淡黄色。核中等,暗黄色,粘核。肉质细,味酸,微涩。

青梅:果大,椭圆形。果皮青绿色。果腹部缝合线明显。果肉浅黄绿色,果肉厚,核中等,粘核。质脆细,味酸,微苦涩。

2、内在品质指标

总酸(以柠檬酸计)50g/kg,可溶性固形物≥7%,维生素C2mg/100g

大新酸梅生长环境

1、地形地貌及土壤情况

大新县海拔120-973米,土壤类型以赤红壤为主,pH值在4.5-6.0之间,土层深厚,适宜大新酸梅种植。

2、水文情况

大新属喀斯特地区,地下暗河多,泉眼多,地表水河流多,流量较大,可利用的地面水和地下水源比较丰富,灌溉条件较好。大新酸梅在种苗期(一般为11月至来年3月)需要充足的水分,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树苗灌溉。全县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没有人为污染,工业污染较少,是理想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源,保证了种植酸梅过程中无污染的水源,为种植出高品质的大新酸梅提供保障。

3、气候情况

大新县地处南亚热带南沿,具有明显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年平均温度21.4℃,全年光照时数1516.3小时,年无霜期361.6天,年均降雨量1350.3毫米,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酸梅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气温为1323℃,15℃时授粉良好,大新在12月平均气温为1118℃,十分适宜酸梅花授粉,酸梅果期(一般为4月)大新的平均气温在2129℃期间,适合果实生长,形成独特口味。

大新酸梅栽培技术

园地选择与要求

选择阳光充足且温暖、气候湿润、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性好、避免早春寒侵袭的红壤土、赤红壤等土壤,土壤pH值在5.0-6.0之间。环境空气质量、灌溉用水、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产品)NY/T 2798的规定。

果树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主栽品种为:适合大新气候种植的优良白粉梅、青梅。

生产过程管理

1、备植

定植前三个月,挖60 cm×60 cm×80 cm定植穴,施足基肥,每穴施腐熟人畜粪肥25 kg

2、定植

一般采用每亩种植3040株的种植密度,株行距在35m×45m之间,定植剪平苗木根部伤口,蘸好黄泥浆。定植时根系向四周舒展,不宜过深,露嫁接口为宜,要栽直、压实。定植后淋足定根水,并用稻草覆盖树盘保湿。

3、施肥

酸梅幼树在定植期和幼龄期无需过多施肥,主要以薄肥勤施为原则,促进幼龄树生长。结果树12月中下旬施第一次肥,主要以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即施用腐熟的猪、牛粪,复合肥。4月中下旬施第二次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30%~40%

4、排灌水

酸梅不耐水浸和干旱,雨季(春夏季)需挖沟排除积水,避免果园积水烂根,秋冬季干旱时注意灌溉覆盖,避免酸梅树提早落叶。

5、授粉

花期果园放蜂辅助授粉;花期遇雨,及时摇树防止“沤花”;花期遇旱,及时土壤灌水和叶面喷水保湿,保证正常授粉。

6、疏花疏果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合理进行疏花疏果,采用人工处理的方法,直接疏去过密果、病虫果;对于过密过弱的结果枝也可直接疏除,注意培养结果枝和营养枝,以短果枝和中果枝留果,分别保留12个果和34个果。

产品采收及产后处理要求

采收时期根据其用途而定。制作脆梅类的,应在4月上旬,果实充分肥大,果皮表面出现光泽,种仁已形成且充实,约七成熟时采收;制作软梅类的,应在4月中旬,果皮表面颜色开始退绿,约八成熟时采收;制作梅酱类的,应在4月下旬,果皮表面颜色呈红色,九成以上成熟时采收。鲜果采收选择在阴天或晴天上午露水干后进行。采收后,按照果品大小分级、包装、贮运。

大新酸梅病虫害防治

大新种植酸梅很少发生病虫害,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蚜虫、介壳虫等。

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酸梅园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及时清园和修剪,冬季剪除病虫枝和枯枝,集中烧毁处理,清除病虫源和传播源,改善梅园环境。防治蚜虫,用黄板诱杀,并保护天敌,如瓢虫、食蚜蝇、草蛉、寄生蜂等。防治介壳虫,要刮除越冬成虫,注意保护天敌。加强病虫发生动态的监测与预报,适时用药。在采收前30天不喷施任何药剂。

大新酸梅荣誉认证

2020年,“大新酸梅”(酸梅也称青梅)获得农业农村部“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2021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

2023年,入选第六批广西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582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