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米酒
0 赞数:0 #黄酒#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西山米酒是湖南省临武西山瑶族乡的特产,西山瑶族乡作为临武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气候温和,水质清甜,是远近闻名的“酒乡”,当地流传着数百年的制酒工艺。相传古时用大米制成酒,喝后以解风湿之疾苦。如今西山米酒已经成为临武县著名的传统土特产,曾被誉为“湘南贡酒”。
详细介绍 PROFILE +

西山米酒是什么酒

西山瑶家米酒是湖南省临武县传统土特产,西山老酒是料酒吗?西山老酒是黄酒不是料酒,但是可以作为料酒使用。目前西山瑶家米酒在临武县是上等的赠送礼品,曾在1998年9月13日“湘交会”上被誉为“湘南贡酒”,并在全省范围内得到了推广,进一步提高了西山米酒的透明度和销售量。近年来,西瑶乡通过引进外资,兴建了大小不等的米酒厂10家,增加了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2010年,西山瑶家米酒入选临武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西山米酒的产地

湖南省临武西山大岭,群山连绵,翠竹满山,溪流遍布,这里是一座天然的大宝库,有着丰富的物产,干笋,蕨根糍粑,腊肉,黄蛙,栀子花,中草药应有尽有。在西山的腹地里,藏着一个美丽的瑶族山村,名叫桃源坪,西山瑶家米酒就是当地的特产酒。

西山米酒好喝不

西山米酒被人称为“土茅台”,以其香气纯正,甘甜可口,不上头,不口干为人称道,西山米酒好喝是因为西山的山好水好,空气清新。

瑶家米酒的独特之处在于原材料的天然无污染,来自西瑶乡大山间的山涧水澄澈干净,带有天然的甘甜,富含天然矿物质,瑶家人采集天然山涧水制作米酒,不仅是传统,更是品质的保障。

西山米酒的历史

临武西山瑶家米酒酿造技术于正德年间由广西贺县基隆山传入西山,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相传古时由于山区较潮湿,得风湿病的人较多,百姓苦难深重,人们为了消灾祛病,用大米制成酒,喝后方可解除风湿之疾苦。于是,当地的百姓,特别是妇女同胞们,一直将制酒的传统传承下来。

西山米酒的酿造工艺

西山米酒的酿酒还是采用最传统的工艺,柴火灶,大铁锅,大木甑,陶土坛,将糯米煮熟,摊开,洒泉水冷却,拌入酒曲,再装入稻草包裹的谷箩中让它静静发酵。

把米倒进大锅里,中间要用木棍搅匀,然后焖熟,熟了后就拿到簸箕里面摊凉冷却、放酒曲,再拿到桶里面发酵。传统粗米蒸好的酒饭,摊开放置等待冷却至15摄氏度左右。根据酒饭重量调配适量酒曲,均匀洒下,让酒曲与酒饭充分混合,等待发酵。夏天最少要15天,冬天时间久一点,大约在25天左右。

经过标准时间发酵后的酒坯呈现微黄色,表面有微小气泡,此时酒糟已经得到充分发酵,可以用于蒸酒。土灶、木桶、铁锅组合用布密封,经过6-8个小时的蒸馏,柴火挥发的天然木香渗入酒中,为米酒增添一抹独特的清香。蒸馏过程中需要适当增减木材,调整火候。

火太大了,那酒就会噗出来,酒气全部跑掉。如果火候太小了,蒸酒的时间会拉长,可能影响口感。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834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