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传统美术名录 黑龙江传统美术非遗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有些已进入文学艺术各个门类的创作,产生出大量优秀的作品,有些已进入旅游文化产业行列,创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传统美术非遗项目就有剪纸、麦秆剪贴、满族刺绣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传统美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Ⅶ-16 剪纸(方正剪纸)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黑龙江省方正县 方正县文化馆
Ⅶ-16 剪纸(海伦剪纸)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
Ⅶ-69 麦秆剪贴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
Ⅶ-80 满族刺绣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黑龙江省克东县 克东县北方满绣艺术研究所
Ⅶ-80 满族刺绣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Ⅶ-80 满族刺绣(宁安满族刺绣)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

声明:以上黑龙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美术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项目介绍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满族民间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进入了“中国故事”文化展示现场。由满族刺绣传承人夏丽云带来的“盛世龙”浮雕绣品技惊四座。 【 详细>>】
麦秆剪贴是传统民间工艺品。又称“麦秸剪贴”、“麦秆剪贴”。利用麦秸自然光泽和抢撕成丝的特性,经烫色或染色,用“撕、剪、刻、抢”等特技工艺,或平贴,或直接用麦秸逐层粘堆而成画面。一般运用国画形式构图。嵌贴于镜框内,作为欣赏品。麦秸画工艺品,全国很多地区部有生产,以仙桃、哈尔滨、潮州、南阳、浦江和广西等...地生产的较著名。2014年12月3日,麦秆剪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