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传统美术国家级非遗名录 福建非遗传统美术有哪些特点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南音、闽剧、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福建古老丰富的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非凡的创造能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传统美术非遗项目就有漳州木版年画、剪纸、寿山石雕、惠安石雕、漳州木偶头雕刻、灯彩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传统美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Ⅶ-4 漳州木版年画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市艺术馆
Ⅶ-16 剪纸(漳浦剪纸)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漳浦县 漳浦县文化馆
Ⅶ-16 剪纸(泉州(李尧宝)刻纸)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泉州市 泉州市鲤城区文化馆
Ⅶ-16 剪纸(柘荣剪纸)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柘荣县 柘荣县文化馆
Ⅶ-16 剪纸(浦城剪纸)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浦城县 浦城县文化馆
Ⅶ-35 寿山石雕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福州市 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
Ⅶ-36 惠安石雕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惠安县 惠安县文化馆
Ⅶ-36 惠安石雕(影雕)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
Ⅶ-44 漳州木偶头雕刻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市竹初木偶艺术馆
Ⅶ-44 木偶头雕刻(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泉州市 泉州市鲤城区文化馆
Ⅶ-46 竹刻(莆田留青竹刻)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莆田市云起香材有限公司
Ⅶ-50 灯彩(泉州花灯)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泉州市 泉州市艺术馆(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中心、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Ⅶ-51 竹编(安溪竹藤编)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安溪县 安溪县家居工艺商会
Ⅶ-58 木雕(莆田木雕) 传统美术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莆田市 莆田市二轻工业联社
Ⅶ-58 木雕(泉州木雕)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泉州市
Ⅶ-90 软木画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福州市 福州西园软木画协会
Ⅶ-100 永春纸织画 传统美术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永春县 永春县美术家协会
Ⅶ-121 错金银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 华昌珠宝有限公司
Ⅶ-128 厦门珠绣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厦门市

声明:以上福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美术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福建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项目介绍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灯彩,又叫“花灯”,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它与流传中国民间的元宵赏灯习俗密切相连。据考证元宵赏灯始于西汉,盛于隋唐,明清尤为风行。上海元宵赏灯习俗,明弘治、嘉靖年间修攥的地方志都有记载。从夏历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五元宵灯彩最为高潮动人。每年端午节和中秋节,申城繁华商街也是花灯高熙...,灯市红火。由于悠久的赏灯习俗,促进了上海灯彩艺术的发展。2006年,灯彩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2008年6月7日,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软木画,又称软木雕、木画。 中国传统民间雕刻工艺品。主要产于福建福州。它是一种“雕”、“画”结合的手工艺品。色调纯朴,刻工精细,形象逼真,善于再现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园林景色,使人观后如身临其境。运用浮雕、圆雕、透雕等技法,精雕细镂成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栈桥船舫和人物,再用通草作成白鹤、孔雀、糜鹿等鸟兽...,根据画面设计,粘在衬纸上,配制成立体、半立体的木画,装在玻璃框里,就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品。其中借鉴中国园林“框景”的手法,构图新颖别致,画面层次分明,色彩古朴典雅。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惠安石雕早期主要服务于宗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体现在宫观寺庙的建筑设计、雕刻安装,寺内外塔、亭、柱、栏等的建造雕刻,以及对神佛造像出神入化的雕刻上。惠安石雕是中国福建省的传统雕刻技艺之一,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发展,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中国艺术传统,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至今未被西方外来文化所异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惠安“世界石雕之都”的称号。 【展开全部】 【 详细>>】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成品主要是经对竹子切丝、刮纹、打光、劈细等工序,将剖成一定粗细的篾丝编结起来制成。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金银错工艺是中国古代汉族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 金银错是我国青铜时代一项精细工艺,但它出现比较晚,大概是青铜工艺发展了一千多年以后,即到春秋中晚期才兴盛起来的,它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它一...出现,很快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2014年,金银错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美术。 【展开全部】 【 详细>>】
竹刻,传统民间雕刻艺术,用竹根雕成人物及动植物形象,或在竹材、竹器上雕刻文字、图画等。通常也指用竹根、竹材、竹器雕刻成的雕塑工艺品。竹刻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各地,明代时的江南竹刻艺术已达到全盛时期,发展为各具特色的两大流派,一派是以南京竹刻为代表的“金陵派”;一派是以上海嘉定竹刻为代表的“嘉定派”。2...006年5月20日,竹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寿山石雕,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2006年5月20日,寿山石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技法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寿山石雕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 【展开全部】 【 详细>>】
永春纸织画是永春县特色产品,永春制作纸织画的历史悠久。光绪年间永春出产的纸织画已经远销南洋各埠,当时就成为富贵人家的柜中珍品。明人田艺蘅在所撰的《留青日札》一书中记载,明代奸臣严嵩家被抄的物品中就有来自永春的纸织画。清人杨复吉所著的《梦兰琐笔》中也有“闽中永春州织画”的记述。1997年,纸织画作品《...百米百虎图》被中央军事博物馆收藏。2009年,《当代纸织百米长城图》被授予“中国民间国宝”称号,保险金额高达5000万元。 【展开全部】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