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福建非遗民间文学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福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名录数量众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深入人心的当下,福建人“福”字名省、“福”字当头,“福”作为“福、禄、寿、喜、财、吉”六大祥瑞之首,总会在生活的日常烟火中与每个人相遇。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畲族小说歌、童谣(闽南童谣)、陈三五娘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省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Ⅰ-30 畲族小说歌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霞浦县 霞浦县福宁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Ⅰ-78 童谣(闽南童谣)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厦门市 厦门市集美区灌口小学(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
Ⅰ-132 陈三五娘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 泉州市洛江区文化馆
声明:以上福建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福建省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介绍
童谣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是流传于全国各地的一种由特殊群体念唱、传播,具有特殊意义的民谣种类。童谣在我国已有千年的历史,历朝官修正史及杂传、笔记、小说中不乏童谣的记录。童谣主要有书面、口头两种传承方式,其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朴实自然,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优秀代表。童谣中积淀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展开全部】 【 详细>>】
荔镜记是古老的民间传说,属于中国明代传奇作品,出于中国大闽南地区的潮州及泉州一带,作者已失佚,主要为曲牌(剧本)型式,用戏剧来表演。因荔镜记的自由爱情故事与中国传统父母作主的媒妁之言婚姻有所冲突,所以此剧在明清两代一再被官府禁演,不过还是广受大闽南地区的群众欢迎。2014年11月11日,陈三五娘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畲族小说歌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是畲族民间歌手们根据本民族生活习俗、心理素质改编创作的。根据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编写成的小说歌,有《钟良弼》《钟景祺》《蓝佃王》等篇。2006年5月20日,畲族小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