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国家级非遗之曲艺名单公布 重庆曲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除向西接盆地腹地外,北、东、南等方向多为盆周山地环绕,历史以来形成了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巴渝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庆市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四川扬琴、四川竹琴、四川清音、车灯、金钱板、四川评书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重庆市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标签:

重庆市国家级非遗之曲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Ⅴ-75 四川扬琴 曲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重庆市曲艺团 重庆市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
Ⅴ-76 四川竹琴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重庆市三峡曲艺团 重庆市三峡曲艺保护传承中心(重庆市三峡曲艺团)
Ⅴ-77 四川清音 曲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重庆市曲艺团 重庆市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
Ⅴ-88 车灯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重庆市曲艺团 重庆市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
Ⅴ-91 金钱板 曲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重庆市万州区 重庆市万州区文化馆
Ⅴ-110 四川评书 曲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重庆市曲艺团 重庆市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

声明:以上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重庆市国家级非遗之曲艺项目介绍
四川竹琴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表演者手持渔鼓、简板说唱故事。原名“名琴”。因其伴奏的乐器是竹制的渔鼓筒,故又称“渔鼓道琴”、“道筒”。清末、民初即有现名。流行于四川地区。竹琴长3尺,直径2寸,一端用鱼皮或猪小肠蒙上。演员斜抱竹琴,用指尖拍击竹筒下端;另一手持两块竹制的筒板,板上端系有小铜铃,筒板...相碰时铃响板响,音韵铿锵。唱腔分为中和调、扬琴调。2008年6月7日,重庆市三峡曲艺团、四川省成都艺术剧院联合申报的“四川竹琴”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四川扬琴是四川省的地方传统曲艺说唱艺术代表性曲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成都、重庆、泸州、自贡等城市和地区。早期又称洋琴,后改为扬琴。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至光绪时已有艺人100多名,并分为南会、北会两派。扬琴是中国民族器乐中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悦耳,悠扬动听,艺术表现力非常丰富,尤为适合演奏欢快、...活泼的乐曲。2008年6月7日,四川省曲艺团、 成都艺术剧院、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申报的四川扬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唱月琴,是四川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20世纪30年代在成都、重庆相继成立清音歌曲演唱会或称改进会,以后遂以清音命名。四川清音渊源于明、清时的俗曲。四川清音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很盛行,以泸州、叙府(今宜宾)为中心,遍及城镇和乡村,拥有大量的听众。2008年6月7日,四川省成都艺术剧...院申报的“四川清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四川评书又称白话演说、评话,是四川省传统曲艺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各地及云、贵部分地区。表演者用四川方言夹议地讲说故事,道具仅一张桌、一把折扇、一方醒木。开讲前拍醒木可以提醒听众,烘托气氛。折扇用作模似物体。2011年5月23日,四川评书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金钱板是四川,贵州等地传统说唱艺术。大概发源于300多年前的成渝两地,后逐渐流传于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表演者手持长约一尺、宽约一寸的三块楠竹板进行表演。其中两块还嵌有铜钱或其它金属片,表演时竹板互击,能发出金属声音,艺人们以它为道具进行表演,常能“走州吃州、走县吃县”,习称“金钱板”。另外,也有人...称其为“金鉴板”,还有人称其为三才板。2011年5月23日,重庆市万州区申报“金钱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车灯又称“逗么妹”、“跑旱船”。主要在春节前后演出。灯班均由乡村表演技艺较高的老艺人领头,串联一些爱玩灯的人,临时组成“车车灯”队,春节期间四处玩灯,春节一过即行解散。“车车灯”的表演,先由小花脸手执花折扇跑场,逗出坐“彩车”、戴墨镜,手舞彩巾的么妹(多为男扮),然后即兴编唱各种与节庆、农事、民俗有...关谐趣之词,以幽默逗乐为主。2008年6月7日,重庆市曲艺团申报的“车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