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对射和激光对射的区别 红外对射和红外光栅的区别

知识杂谈
2025-01-17 0
摘要:红外对射、激光对射和红外光栅都是安防领域中常用的入侵探测器。红外对射和红外光栅都属于主动红外探测器,红外对射主要应用在围墙或者围栏上面,主要作用是防止他人翻越,红外光栅主要应用在门窗等出入口位置。相比红外对射,激光对射在穿透性、稳定性、误报率以及适应性和精确度等方面都更强大。下面来了解下红外对射和激光对射的区别,红外对射和红外光栅的区别。

一、红外对射和激光对射的区别

在安全防范领域,激光对射和红外对射是两种常见的入侵探测技术。激光对射相比红外对射更强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光对射,以其独特的一光束、二光束、三光束乃至四光束设计,展现了强大的穿透力。铝合金和不锈钢的材质选择,赋予了它坚固耐用的特性。在恶劣天气如刮风、下雨、下雪或浓雾,甚至是强光干扰下,激光对射依然能保持稳定的性能,误报率极低。其超长的使用寿命,可达五年以上,且支持单光束或多光束灵活设置,确保全方位的警戒。

2、与红外对射相比,激光对射的探测器表现出更高的性能。激光束发射功率密度大,发散角小,这意味着光束更为集中,方向性极佳。这使得激光对射在应对极端气候环境时,其适应性远超同类主动探测器。在相同的功率下,激光接收机接收的光束功率密度是红外接收机的数百至数千倍,这意味着激光对射的传输衰减显著降低,探测范围可达数百米至几千米,远超红外设备。

3、激光对射的单色性和方向性特性使其在干扰减少方面表现出色,几乎无串扰现象,这使得它在高端安防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能够提供更为精确和可靠的防护。

4、激光对射的能耗极低。其采用独有的专利设计和微耗检测芯片,使能耗仅为红外对射和红外栅栏的几分之一。

5、激光对射具有精确定位功能。它采用独有的数字编解码技术,配合信号旗解码器使用,可以实现防区精确定位。

综上所述,激光对射以其穿透性强、稳定性高、误报率低以及出色的适应性和精确度,成为许多安全需求较高的场所的首选。而红外对射虽然也有其适用场景,但在恶劣条件下的表现和探测范围上,激光对射无疑更胜一筹。

二、红外对射和红外光栅的区别

1、工作性能对比

红外对射,红外光栅,红外光墙都属于主动红外探测器,所谓主动红外探测器就是一种红外线光束遮挡型报警器,一般以相邻两个光束是否被遮挡来判断是否入侵并输出报警信号。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主动红外探测器由投光器和受光器两部分构成,其中红外对射和红外光栅是对射式单发单收主动红外,红外对射的投光和受光两部分的动作都是独立完成,而红外光墙除了有单发单收版本之外还有双发双收版本。

2、应用场景对比

红外对射,红外光栅,红外光墙都属于周界防盗报警探测器,但三者因产品性能决定其应用场景不同:

红外光栅主要应用在门窗等出入口位置,具体高度尺寸也可以根据实地而选择合理的尺寸,最高的十光束红外光栅长达203cm。

红外对射主要应用在围墙或者围栏上面,主要作用是防止他人翻越,产品本身设计比较短小,而光束数也比较有限。红外对射分别为两光束红外对射,三光束红外对射,四光束红外对射,高度分别为17cm、27cm、36cm。

红外光墙则是应用范围相对开阔的环境,因其可以在顶部安装灯饰,伪装成路灯落地安装,隐蔽性好,外形美观,不破坏安装环境的美感。红外光墙分为直径80mm,140mm两种规格,其中140mm版本拥有优秀的防水性能,可在低洼地带安装使用。最高的十光束红外光栅高度为227cm,红外光墙也因需求和技术发展出太阳能红外光墙。

3、防范距离对比

在防范距离上,红外光栅的有效探测距离为5-60米(室外),红外光墙的探测距离为30-150米(室外),而红外对射则是的范围距离为20-300米,红外对射比前两者的探测距离都要远很多,主要原因在于红外对射主要应用在围墙,所以它的探测范围面积更远更广。

三、红外对射和红外双鉴的区别

1、红外双鉴是指采用两种探测方式(红外线和微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误报,因为红外线对温度敏感,即使没有物体移动,一阵暖风吹来就可能出现误报,所以加上微波探测,提高了鉴别的可靠性。

2、红外对射是指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分离,一边发射的红外线和微波形成一道幕墙,当移动物体遮挡住红外线和微波射线时,接收探头(正常情况下是常闭的,也就是有信号接收)就会处于“开路”状态,它会给报警主机发出信号,由报警主机(程序设置)根据信号的类型决定是否报警。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