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母的炮制方法 生珍珠母和煅珍珠母的区别

知识杂谈
2024-11-25 0
摘要:珍珠母可生用或煅用,生珍珠母多打碎成粗颗粒,其药材的性状、成分没有改变,但因其质地坚硬,不溶与水,体积较大,表面积过小,即使打碎先煎,有效成分也难以煎出,入药难以收到效果。而煅珍珠母,煅后质变酥脆,便于粉碎和煎出药效。下面来了解下珍珠母的炮制方法,生珍珠母和煅珍珠母的区别。

一、珍珠母的炮制方法

珍珠母的炮制过程分为几个步骤:

1、首先,处理珍珠母原料,需将其挑选出,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灰屑,然后进行初步的打碎处理,以便后续操作。

2、接下来是煅珍珠母的步骤。将清理干净的珍珠母放入适当的容器内,使用高温的武火进行加热,直至珍珠母变得酥脆。此时,需要将它冷却下来,然后再进行打碎处理,以确保其质地适宜。

3、最后,制作珍珠层粉。首先,用砂轮精细地磨去珍珠母的外层和中层,保留内层,也就是珍珠层。然后将其消毒,用50倍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确保其无菌。消毒后用清水洗净,接着进行粉碎,通过130目筛进行筛选,接着进行水飞(一种中药炮制技术,将药物细末悬浮在水中)并烘干。再次粉碎后,通过200目细筛,最后确保其干燥,即得珍珠层粉。

二、生珍珠母和煅珍珠母的区别

1、外观

生珍珠母是一种珠母贝类闭壳肌收缩的动物,外观呈现不规则的块状或者是颗粒状,表面呈现灰白色或者是黄白色。煅珍珠母是指贝类收敛药,是通过煅烧的方法,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析出,从而制成中药。珍珠母表面呈现黄白色或者是灰白色,煅后颜色会加深。

2、药性

生珍珠母味咸、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安神、明目的功效。而煅珍珠母是将贝类收敛药物除去杂质,煅制成粉末,制成煅珍珠母,具有收敛生肌的功效。

3、功效

生珍珠母具有清热、明目、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目赤肿痛、视物昏花、惊风抽搐等病症,同时还可以用于治疗疮疡肿毒。而煅珍珠母具有收敛生肌、制酸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胃痛泛酸、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同时还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病症。

4、主治

生珍珠母可以煎汤内服,也可以煅后使用,具有清热、安神、明目的功效。煅珍珠母可以将其煅制后使用,煅制后的珠母质地变得酥脆,便于粉碎,可直接使用。

5、注意事项

生珍珠母性寒,患者使用后会伤及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胃痛、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所以不建议脾胃虚寒的患者使用。煅珍珠母是生珍珠母经过煅制后,药性减弱,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生珍珠母和煅珍珠母的应用

1、生用

(1)肝阳上亢:常与酒白芍、生地黄、龙齿等同用,具有平肝潜阳的作用,可用于肝阳上亢,头晕头痛,目眩耳鸣,烦躁失眠,如甲乙归藏汤(《医醇》)。

(2)惊悸失眠:常与远志、酸枣仁、炙甘草同用,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肝阳上攻,心悸怔忡,烦躁不安,睡卧不宁等症(《中国动物药》)。

(3)目赤目昏:常与青葙子、苍术、菊花等同用,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可用于肝虚目昏,夜盲,目赤羞明等症。

2、制用

(1)湿疮瘙痒:可单味研末,外敷患处,或与青黛、冰片研末,调敷,具有收湿止痒的作用,可用于湿疮溃疡,瘙痒不堪,久不敛口等症(《新编秘方验方汇海》)。

(2)吐衄血崩:常与白茅根、茜草、血余炭等同用,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气虚不能摄血的吐血、崩漏等症。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