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会议系统的系统技术是什么 音频会议系统的组成及要求有哪些

知识百宝箱
0
摘要:现代化会议系统中包含了多个专业子系统,音频设备、视频设备、通信设备、集中控制设备、展示设备等等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化多媒体会议系统。这其中,只通过各个音频设备工作,对发言者的语音信号进行传输与处理最终通过会议扩声设备传送出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音频会议系统。那么音频会议系统的系统技术是什么以及音频会议系统的组成及要求有哪些呢?一起到文中来看看吧!

一、音频会议系统的系统技术有哪些

只通过各个音频设备工作,对发言者的语音信号进行传输与处理最终通过会议扩声设备传送出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音频会议系统。也就是说,我们将只通过音频设备对语音信号进行传输与处理的一套完整系统称之为音频会议系统,那么音频会议系统的系统技术是什么呢?

1、音频技术

AAC是新一代MPEG1/2Audio的有损音频编码,是MPEG-4使用的音频编码,AAC采用了感知子带技术(perceptual sub-band technology),与MP3等其它编码器相比,AAC编码器很大程度地改善了数据压缩率和声音品质。

2、网络传播技术

针对可不经过服务器中转的音视频应用,采用了P2P通信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在于防火墙的穿越。使用P2P通信技术,可以大大的减轻系统服务器的负荷,并成几何倍数的扩大系统的容量,且并不会因为在线用户数太多而导致服务器的网络阻塞。

该技术支持UPNP协议,自动搜索网络中的UPNP设备,主动打开端口映射,提高P2P通信效率。

二、音频会议系统的组成及要求有哪些

音频会议系统应由传声器、音源、扬声器、调音台、周边音频设备、功率放大器、监听、录音设备和编解码器等组成。那么这些设备的主要功能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呢?

1、传声器及音源要求

(1)应配置会议用指向性传声器,传声器数量宜以会议主持人和发言者的人数确定,并应有备份。

(2)传声器的指向性、频率响应、等效噪声级和过载声压级等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传声器通用规范》GB/T 14198的有关规定。

(3)传声器应采用平衡输出方式,并应使用音频屏蔽电缆连接。

(4)宜配置录音机、激光唱机等音源设备。

2、扬声器系统要求

(1)扬声器系统应根据会场的体型结构、容积、装饰装修进行语言清晰度和声场分布设计,确定扬声器系统的数量、参数、方位。

(2)扬声器系统可设置主扬声器和辅助扬声器。

(3)主扬声器应设置在会场主席台或主屏蒋显示器附近,并应满足系统声像一致要求。

(4)辅助扬声器宜设置在会场顶棚或侧墙上,并在其传输通路中宜配备电子延时设备。

(5)当会场设置主席台时,宜设置主席台返听扬声器系统。

(6)扬声器采用流动方式时,支架应稳重结实。

(7)扬声器系统宜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3、调音台、周边音频设备要求

(1)调音台应根据功能要求配置带分组输出的设备,输人、输出通道应有备用端口。

(2)调音台周边应按需要配置分配器、均衡器、反馈抑制器、延时器等设备。

(3)周边音频设备可采用数字音频处理设备,应注意数模接口的匹配。

(4)根据功能要求,应配置音频矩阵切换器,并应有备用端口。

(5)音频矩阵切换器与视频矩阵切换器应具有同步切换功能。

4、功率放大器要求

(1)功率放大器应根据扬声器系统的数量、功率等因素配置。

(2)功率放大器额定输出功率不应小于所驱动扬声器额定功率的1.50倍。

(3)功率放大器输出阻抗及性能参数应与被驱动的扬声器相匹配。

(4)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之间连接的功率损耗应小于扬声器功率的10%。

5、监听、录音设备要求

(1)在控制室内应配置有源监听音箱,并应与会场的声音变化量相一致。

(2)在编解码器的输人端口,宜配置单独的音量电平表。主会场的总控室宜配置多路音量电平表。

(3)系统宜配置录音设备。

6、音频编解码器要求

(1)编解码器应具有回声抑制功能。当其不具备回声抑制功能时,应单独配置回声抑制器。

(2)编解码器的音频端口为非平衡端口时,宜将非平衡转换至平衡。

(3)编解码器与音频电路接口之间,应电平匹配。

(4)应根据编解码器的音频端口类型,配置性能相匹配的传输电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