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麦的由来是怎样的 烧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知无涯
0
摘要:稍麦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起源于中北亚辽阔的草原,阿尔泰语系中有“shirme”、“suumai”,音译过来就是稍麦、烧麦等。烧麦具体的发明时间不可考证,相传是元代随着蒙古人入主中原而传入汉文化地区的,最早在十三世纪出版的《朴事通》中有记载,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逐渐自北而南传播开来。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稍麦的由来和发展传播吧。

一、稍麦的由来是怎样的

稍麦又称烧麦,是内蒙古地区对烧麦的别称,相传烧麦本身也是起源于内蒙古地区的,那么烧麦的由来是怎样的呢?

稍麦的具体源起很难考证,一般认为大致在中北亚辽阔的草原,流行于中北亚的阿尔泰语系中,“烧麦”依然是常见的发音:突厥语族里的“shirme”意为皮囊、口袋;蒙古语族里的“suumai”则是指没有冷却的点心。前者概括了烧麦的形状样貌,而后者则表达了在北亚地区高寒、贫瘠、缺乏燃料的自然环境里,烧麦作为热食点心的稀缺珍贵。

二、烧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稍麦起源于内蒙古地区,它是元代随着蒙古人入主中原而传入汉文化的,这一时期蒙古文化与汉文化开始密切交融,很多蒙语的饮食名词开始出现,烧麦就是其中一种。

历史上最早关于烧麦的记载,是十三世纪高丽国出版的汉语教科书《朴事通》。作为元帝国忠诚的藩属国,当时的朝鲜半岛非常重视汉语教学,且生动描述了元大都的民俗风情,为中上阶层出使中国、学习深造打好基础。在《朴事通》里,详细记载了元大都街头一种名叫“稍麦”的食物,做法复杂,“以麦面做成薄片,以肉为馅,蒸熟,与汤食之”。

三、烧卖是怎么传播到全国各地的

烧卖在元代时期由蒙古人带入中原,起初主要是在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地区流行,后来才逐渐发展到全国各地,那么烧卖是怎么传播的呢?

元代覆灭后,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从法理上继承了元帝国的大部分领土和权益,也沿袭了元代的大量典章制度和民风民情,流传于元大都的“稍麦”,由此向明帝国的腹地开始传播,逐渐成为市井小吃,在一些明代的小说里也有记载,比如成书于明中叶的《金瓶梅词话》就记载了一种名为“挑花烧麦”的市井小吃。

到了清朝时期,富庶的江南日益成为承担国家税负、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区域,各种精致的食物在江南士大夫的餐桌上层出不穷,明代时期作为市井饮食的烧麦,也逐步走入上层阶级的食谱。

总的来说,烧麦的传播是自北而南、自西而东的传播路径,在传播过程中,也有着越来越精细化的趋势。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